缩略图

标准制修订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陈鑫维 姜建敏

海安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引言

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技术创新已成为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标准作为技术成果的规范化载体,其制修订过程与技术创新进程呈现出深度耦合的特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作为连接技术标准与产业实践的关键节点,既承担着标准实施验证的技术支撑职责,又肩负着反馈技术需求的桥梁功能。深入探究标准制修订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逻辑,对于发挥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枢纽作用、提升产业创新效能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下行业发展中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标准制修订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关联

(一)标准制修订对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

标准制修订通过全面梳理行业技术发展脉络,将原本分散的技术需求进行系统整合,形成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为技术创新明确主攻方向。在制修订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以及前沿趋势,科学设定技术创新的核心指标与路径框架,有力引导创新资源向关键领域集中。这种导向作用不仅有效避免了技术创新的盲目性,还借助标准化语言统一行业认知,使不同创新主体的研发活动能够在同一技术坐标系中有序展开,极大地提升了创新活动的协同效率,为技术创新的顺利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技术创新对标准制修订的驱动作用

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催生出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应用场景,这持续对现有的标准体系形成冲击。当新兴技术突破传统标准的适用边界时,原有的技术规范就会因滞后于实践而失去其应有的指导价值,进而强烈倒逼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开展。这种驱动作用具体体现为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新的标准内容,推动标准体系从原本的滞后性规范逐步向前瞻性引领演进,最终形成“技术突破—标准更新—创新深化”的螺旋上升机制,促使标准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的桥梁纽带功能

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在标准制修订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过程中,发挥着技术验证与需求传导的双重重要职能。一方面,在标准制修订阶段,凭借专业的检测手段对新技术指标进行全面验证,为标准条款的科学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在标准实施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检测实践及时发现技术创新中存在的标准适用性问题,并将产业一线的技术需求精准反馈至标准制修订环节,从而成功打通从创新实践到标准优化的闭环链路,在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桥梁。

二、标准制修订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一)为技术创新提供规范框架

标准制修订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语言和科学的评价准则,为技术创新构建起一套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从基础术语的精准界定到关键技术指标的合理设定,从试验方法的严格规范到质量评价的标准制定,完整的标准体系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清晰可遵循的技术路径。这种框架性规范不仅大幅降低了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成本,还通过明确技术边界与安全底线,有效减少了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使研发资源能够更加高效地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突破中,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引导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标准制修订通过设定合理的技术准入门槛和科学的先进性评价标准,对创新资源的流向产生显著的引导作用。符合标准导向的技术创新项目,往往更容易获得政策扶持、资本投入和市场认可,进而形成资源集聚效应。这种机制促使创新主体主动对标高标准技术要求,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投入到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领域,有力推动创新资源从低效率环节向高效率环节流动,显著提升了整体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合理利用。

(三)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与扩散

标准制修订将成熟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具有权威性和普适性的标准文件,成功打破了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应用壁垒。标准化的技术规范使创新成果能够在更广泛的产业领域中得到应用推广,有效降低了技术采纳方的学习成本和应用风险。同时,标准作为技术贸易的通用语言,有助于创新成果突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极大地加速了技术扩散的速度与范围,最终形成“创新—标准化—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标准制修订推动技术创新的具体路径

(一)强化标准制修订的前瞻性研究

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应充分依托自身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敏锐的产业洞察能力,建立常态化的技术趋势研判机制。通过密切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发展动态、深入分析国内产业升级实际需求,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科学预留技术创新接口。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进行基础通用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使标准体系能够具有前瞻性地引导技术创新方向,有效避免因标准滞后而导致的创新路径锁定效应,确保标准始终能够引领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

(二)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

标准制修订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更需要这些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作为技术中介,应当积极搭建一个跨领域的协同工作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和智力资源的整合。通过实施联合调研、专家论证和试点验证等科学的工作流程,确保标准制修订的过程既能够深入理解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又能够前瞻性地反映技术发展的趋势。这样的协同机制有助于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确保标准在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完善标准实施与反馈机制

标准制修订的价值在于其对技术创新的实质性引导。为了确保这一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必须构建一套全面覆盖标准实施全流程的监督反馈体系。该体系通过日常的检测工作,广泛收集标准在技术创新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记录标准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心应定期组织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对标准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评估结果需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标准制修订的主体,以此形成“实施—反馈—修订—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这种机制能够确保标准体系能够与技术创新的发展步伐保持同步,持续不断地适应新的技术需求,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高效、先进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标准制修订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作为连接标准与创新的关键节点,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枢纽作用,在准确把握两者内在关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作用机制、创新应用路径。未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更需要进一步强化标准制修订的战略引领作用,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标准创新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助力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实现技术领跑,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欢庆 . 标准制修订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 [A] 中国标准化年度优秀论文(2023)论文集 [C]. 中国标准化协会 ,2023:9.

[2] 周国基 , 易小明 . 标准制修订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 [J]. 质量探索 ,2023,20(01):36- 48.

[3] 吴志东 , 王继伟 , 韦丽萍 . 标准制修订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分析 [J]. 日用电器 ,2022,(08):17-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