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研究
张美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一、引言
每个时代的女性都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力和追求人生价值的能力。《两京十五日》中的女主角苏荆溪是生活在传统封建明朝的一位女性医者。在那个封建时代,苏荆溪并没有遵循那些封建礼教早早结婚在家相夫教子,而是锻炼自己的医术,使得达官贵人不惜花重金请她治病,彰显了自己的价值。《大医》中的姚英子身处水深火热的清末民初时期,面对那个残破的国家,她担负起医者的责任。终身不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医疗事业。马伯庸的作品中男性形象的数量居多,但是女性人物行为经历却在作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若说男性人物是支撑一部作品的血肉,那女性人物则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对一部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男性人物撑起的是一个故事的发展大势,但是其中一些细微之处以及把故事推向高潮任务的始终还会落在女性人物身上。
二、苏荆溪、姚英子人物深度剖析
苏荆溪在《两京十五日》中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女医师。在明朝社会,女医师的身份本就带有特殊性。她接近太子一行人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为好友报仇。恰好太子受伤,太子需要医师照顾,而苏荆溪则想借助太子的权势寻找仇人。苏荆溪在一行人返京途中经常不动声色提醒身边的人,变相地帮他们出谋划策,展现了她的智慧,增加了她的神秘感。苏荆溪的复仇计划和明朝殉妃的落后制度直接相关,朱瞻基则是皇室阴谋的直接相关人。两人互为利用,苏荆溪的复仇计划更是把这一场宫廷政变推向高潮。苏荆溪的性格具有多面性,面对普通病人,她耐心、温柔,体现了医者的善心。而当她得知好友被害,面对仇人时,又是那样的杀伐果断决绝。拥有医术的人,善多一点就是天使,恶多一点则是恶魔。医术既能救人,也能杀人。“冷静、理性、温婉、贤淑,这些全都是表象,全都是为了遮掩一个疯到极致的大计划:她为了一个最卑微的女子,要向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们复仇。”[1] 一个女子的性命在那些皇帝眼中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在苏荆溪眼中却是自己最亲最近的人。苏荆溪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不只是为了自己的朋友,更是为了当时殉葬的女子和全天下的女子。那些殉葬的女子本应该有着大好年华,大好的人生,可一入宫廷深似海,为了永乐皇帝的一句遵循祖制,她们生命就如蝼蚁般随意被践踏,快速凋零。苏荆溪则是反抗封建礼教的代表,她的反抗精神,激励着更多女子站出来敢于选择自己的命运、争取自己的幸福。
姚英子在《大医》中是一位沪上富商大小姐。《大医》这部书写的就是姚英子、方三响、孙希三人的学医、成长经历,伴随中国近现代史和医疗史的发展。姚英子本可以安心享受自己安稳舒服的医生,机缘巧合下被一位医生所救,因此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她起初并不清楚作为一名医生要干什么,不清楚自己未来要专攻哪个方向,只是单纯地按照老师讲的医学知识对病人进行治疗。这时的姚英子并不清楚自己学医是为了什么?只是单纯凭借一腔热情、凭着想要靠近救命恩人的愿望去学医。直到皖北水灾,姚英子在面对因为农村接生婆不注重卫生而导致的一尸两命的惨剧,面对漫山遍野的难民、面对因救治不及时而失去生命的病人。她深刻认识到,单凭自己和其他医生的救治要改变如今中国的卫生状况是远远不够的。最终,姚英子选择了妇科和产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在清末民初的动荡时代,面对“强国保种”的难题,姚英子选择“保种”,只有“保种”才会迎来“新生”。此外,姚英子致力于建立卫生教育学校,仅仅教会人们洗手这件事就能大幅度降低传染病的风险。正如农跃鳞曾经说:“如今这个时局,最大的慈善,无过于拯救吾国之命运;最高明的医术,无过于拯救吾民之灵魂。”[2] 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带着学校医院里的孩子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姚英子甚至把父亲留给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红十字医院,支持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与人命直接相关,人命更与国家的生死存亡相联系。甚至,为了国家的卫生事业,姚英子一身未婚,但是她却是很多孩子的“妈妈”。孩子是希望、是传承、是未来。姚英子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苍生大医”,她甚至有着金庸先生笔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侠风范。姚英子心中不仅有医学、更有群众和国家。姚英子能坚持自己的事业,自觉肩负起民族责任,同时兼顾到了个人和家国的命运。
三、苏荆溪、姚英子人物对比分析
苏荆溪和姚英子两人在身份和性格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出类拔萃的女医生,都非常勇敢且坚定。苏荆溪得知好朋友枉死的消息,便立志为好友报仇,哪怕她的敌人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她坚定反抗不合理的制度,敢于抗争,为古代社会所有受到压迫女性伸张正义,具有现代女性的觉醒意识。姚英子在面对病人死去时的巨大压力和无能为力,深刻改变了她的思想,让她坚定了自己的方向和把国家卫生事业兴建的决心。在救人的过程中,从小出生在优渥家庭中的她可以忍受脏乱的环境、可以吃馊了的食物、可以喝不干净的水……自此,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小姐,而是立志成为一个一心救人的医生。
两人性格方面也有不同之处。苏荆溪性格较为内敛沉稳,情绪不外露,让人很难察觉她的情绪。姚英子的性格比较爽朗热烈,性格比较外向,所有心思都表露在脸上。两人命运也各有不同,苏荆溪被仇恨左右,影响了她的行为方式,以身涉险,走向极端道路,高明的医术在苏荆溪手上成了杀人的工具。姚英子处于西方文明大量传入中国的时代,她能受到先进的教育,接受新思想。所以,她更愿意拯救国人,更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拯救国家,高明的医术在姚英子手上成了救国救民的良药。
不可否认的是,苏荆溪和姚英子两人对生命都是尊敬的。只是因为生长环境不同,人生经历和选择不同,导致两人的命运不同。但是,苏荆溪和姚英子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不管这个国家如何、不管这个社会如何,不管别人怎么做,我始终能坚定自己的内心,我始终会做我认为对的事情,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独立、勇敢、坚韧才是她们两人的闪光点,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学习的美好品质。
参考文献
[1] 马伯庸:《两京十五日》下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第554 页。
[2] 马伯庸:《大医:破晓篇》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 年,第 309 页。
作者简介:张美(1999—),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23 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