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作者

李梅芳

南安市淗江小学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础任务。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语文课程不仅要让孩子们掌握汉字的读写,还要培养他们的理解表达能力。教师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各种文章,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用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特别是在写作方面,需要从最基本的词汇积累开始,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

1. 小学生基础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1.1 拓展词汇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词汇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从词汇来源的多样化、词汇学习的情境化以及词汇运用的实践化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培养 [1]。在词汇来源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材料、课外读物、日常生活观察中主动收集词汇,建立个人词汇库,将零散的词语整理成有序的知识体系。学生需要养成随时记录新词汇的习惯,不仅要关注词语的字面意思,更要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深层含义。在情境化学习层面,教师要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交流场景中感受词汇的准确表达效果,避免机械式的词汇记忆。学生要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风格、搭配规律,逐步形成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在实践运用方面,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词汇运用活动,鼓励学生在口头表达、书面写作中大胆使用新学词汇,在反复使用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掌握,真正实现词汇从被动储存向主动运用的转化。

1.2 强化句式训练完善段落组织能力

强化句式训练完善段落组织能力需要从句式结构的层次化练习、语句连接的逻辑性培养以及段落内容的整体性构建三个维度进行深入训练。在句式结构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简单句向复合句逐步过渡,掌握不同句式的表达功能,学会运用并列句表达同等重要的内容,运用递进句强化表达效果,运用转折句形成对比反差。学生需要在反复练习中熟练掌握各种句式的变换技巧,避免句式单调重复的表达问题。在逻辑连接方面,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关联词语建立语句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等逻辑关系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2]。

2. 小学生综合写作技能提升策略

2.1 激发写作思维培养创意表达能力

激发写作思维培养创意表达能力需要从思维发散的引导启发、想象空间的拓展延伸以及个性化表达的鼓励培养三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推进。在思维发散引导方面,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写作话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同一问题,打破固化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学生需要学会运用联想、类比、逆向思维等方法,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的表达角度,形成独特的观察视角。在想象拓展层面,教师要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平凡的事物趣味化。学生要敢于突破现实的束缚,在想象中寻找创新的表达素材,学会将虚构的情节与真实的感受相结合。在个性化表达培养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表达内心感受,避免千篇一律的模仿性写作。学生要勇于展现自己的思想个性,在表达中融入个人的情感色彩,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意表达风格。

2.2 建立修改机制提升自主评价能力

建立修改机制提升自主评价能力需要从修改标准的明确建立、修改过程的规范指导以及评价能力的逐步培养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推进。在修改标准建立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操作的修改检查清单,包括内容完整性、语言准确性、结构合理性等评判维度,使学生在修改时有明确的参照标准 [3]。学生需要学会从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文章,判断表达是否清晰、逻辑是否连贯、用词是否恰当,形成客观的自我检视能力。在修改过程规范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修改方法,先从整体结构入手检查文章的布局安排,再深入到段落层面审查内容的详略得当,最后细化到语句层面完善表达的准确性。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完善。教师需要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写作能力培养策略必将更加精准有效,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丽玲 .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优化策略 [J]. 小学生作文辅导( 下旬 ),2025,(02):12-14.

[2] 王桂英 .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J].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5,(01):37-39.

[3] 胡吉江 .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径探究 [J].考试周刊 ,2024,(4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