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组织加强员工教育管理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吕正象

宁榆工业服务中心

引言​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其思想动态、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与思想困惑日益增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说教式”教育管理已难以适应新需求。党组织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员工教育管理中肩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活力的重要职责。通过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既能引导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又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此,研究党组织加强员工教育管理的实践路径,对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党组织介入的必要性与优势

党组织介入员工教育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从必要性来看,面对员工思想多元、诉求多样的现状,需要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员工在复杂环境中明辨是非、坚定方向,避免思想混乱影响团队稳定。从优势来看,党组织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可依托党支部、党小组等基层组织,将教育管理延伸至工作一线,实现全员覆盖;拥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善于通过谈心谈话、典型示范等方式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增强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能将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成长相结合,引导员工在践行企业使命中实现自我价值,形成“企业发展我受益、我为企业作贡献”的良性互动。

二、党组织加强员工教育管理的核心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员工需求

以人为本是员工教育管理的核心原则。党组织需深入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职业规划和生活困难,将教育管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针对青年员工关注的职业晋升问题,开展技能培训与职业指导;针对一线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组织心理健康讲座与疏导活动;针对家庭困难员工,落实帮扶机制解决后顾之忧。通过“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从而在思想上认同教育管理的内容,行动上主动配合,避免教育管理沦为空洞的说教。

(二)注重知行合一,强化实践导向

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员工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党组织需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将教育内容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思想教育中融入岗位责任、安全规范等实操要求,让员工明白“为何做”与“如何做”;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攻坚突击队”等载体,引导员工在完成重点任务中践行初心使命;建立教育成果转化评估机制,将员工的工作表现、团队贡献作为检验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通过“学做结合”,使员工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行动中强化自觉,实现思想提升与能力进步的同步发展。

三、党组织加强员工教育管理的实践路径

(一)创新思想引领方式,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引领需在内容与形式上双向创新。内容上,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企业发展实际、员工思想困惑相结合,编写通俗易懂的学习材料,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企业发展成就诠释理论内涵,让员工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形式上,突破传统会议宣讲模式,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开展微党课、知识竞赛,利用车间宣传栏、班组学习会等阵地进行常态化教育,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先进事迹分享会等体验式活动,增强教育的吸引力。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岗位员工的特点,开展分层分类教育,如对管理层侧重责任担当教育,对青年员工侧重奋斗精神培育,确保思想引领精准有效。

(二)完善组织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党组织需建立健全系统化的教育管理机制。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联动体系,明确各级组织在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党支部负责整体规划,党小组落实具体教育活动,党员发挥“传帮带”作用,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网络。建立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机制,定期通过座谈、问卷、家访等方式收集信息,梳理共性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对苗头性问题及时介入引导,防止矛盾积累。推行教育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机制,将员工参与教育、思想表现纳入考核指标,与评优评先、岗位调整等挂钩,形成正向激励,推动教育管理从“软任务”变为“硬约束”。

(三)搭建成长发展平台,激发员工活力

党组织需将教育管理与员工成长紧密结合,为员工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开展“技能比武”“创新成果评选”等活动,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提升专业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培养机会;建立“导师带徒”制度,安排党员技术骨干与青年员工结对,在传授技能的同时传递敬业精神;支持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通过“员工代表提案”“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渠道,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帮助员工实现职业价值,使员工在成长中感受组织的支持,从而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企业发展,形成“教育—成长—奉献”的良性循环。

四、保障措施与成效评估

(一)强化组织保障,确保落地见效

党组织需从三方面提供保障。加强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教育管理骨干,通过专题培训提升其工作能力;加大资源投入,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教育活动开展、学习阵地建设和困难员工帮扶,确保各项措施有资金支持;建立协同机制,与企业行政、工会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党组织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避免单打独斗。通过完善保障体系,为员工教育管理提供坚实支撑,确保各项路径有效落地。

(二)建立评估体系,动态优化改进

科学的评估体系是提升教育管理质量的关键。党组织需设定多维评估指标,包括员工思想认识提升度(如理论测试合格率、思想动态稳定率)、工作行为改善度(如岗位规范遵守率、团队协作满意度)、企业发展贡献度(如生产效率提升、创新成果数量)等。通过定期问卷调查、座谈会、工作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评估信息,组织党员、员工代表共同分析教育管理成效与不足,针对性调整内容和方式。评估结果需及时反馈给相关组织和个人,对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形成“评估—改进—提升”的闭环管理。

结语​

党组织加强员工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员工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完善保障机制。通过思想引领筑牢根基、机制建设提升效能、平台搭建激发活力,既能将党的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又能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目标的统一。实践证明,有效的员工教育管理能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员工战斗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未来,党组织需持续关注员工思想变化,不断优化教育管理路径,使教育管理更具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形成企业与员工同心同德、共促发展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 雷婷 . 建强党建固根筑魂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强党建促发展为例 [J]. 现代商贸工业 ,2025,(17):54-57.

[2] 郑强 . 红色文化赋能国企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J]. 中国军转民 ,2025,(13):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