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活动嵌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实践路径
郭伟伊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法律援助中心 017000
引言
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法律普及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社会公正的实现。传统的公共法律服务形式多依赖法律援助机构和律师,导致部分基层群众,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居民,无法及时获得所需的法律帮助。与此同时,基层文化活动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和增强居民认同感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公共法律服务与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能使法律服务更贴近群众、易于理解,提升法治意识,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本文将探讨如何将社区文化活动嵌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并分析这一融合的实践路径、挑战与对策,旨在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新的方法。
一、社区文化活动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现状分析
(一)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现状与挑战
公共法律服务在中国的基层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法律援助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和调解服务等方面。然而,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覆盖面仍然较窄,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偏远山区以及老旧小区等地区,法律服务资源的配置存在显著的不均衡,导致部分群体无法及时获得法律帮助。与此同时,由于法律服务的专业性较强,传统的法律服务往往无法有效与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相结合,群众对于法律服务的接受度较低,普及率有限。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现状与作用
基层社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增进居民文化认同感、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工具。从传统的文艺演出到现代的节庆活动、体育赛事等,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参与度高。然而,当前的社区文化活动大多侧重于娱乐和社交,缺乏与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法律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仍然是空白或薄弱环节。通过文化活动引入法治教育,尤其是在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提高法治素养方面,尚未充分发挥其潜力。
(三)公共法律服务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融合现状
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尝试将公共法律服务与社区文化活动结合,通过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然而,这种融合的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较为有限。普遍存在的是法律服务内容过于专业化,缺乏群众化、生活化的传播形式,导致法律宣传的效果不显著。
二、社区文化活动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融合的必要性
(一)增强法律服务的普及性
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普及性较弱,尤其是在法律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如何让群众及时接受到必要的法律帮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法律服务嵌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能够通过文化形式将法律服务带到群众身边,提高法律服务的可接触性和可得性。通过多元化的文化活动载体,法律服务能够打破传统服务方式的局限,进入到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二)提升群众法律意识
社区文化活动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参与度,这一特点为法律宣传提供了独特的契机。通过将法治教育与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可以借助文化活动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将法治宣传嵌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使法律知识在无形中深入人心。同时,文化活动能够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实际案例和互动形式,使群众更易理解和接受,进而提升其法律意识。
(三)促进社会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基层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通过将公共法律服务与社区文化活动结合,可以在增强群众法律认知的同时,推动法治文化在基层的深入传播。文化活动为法治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广泛的传播平台,使法治理念和法治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社会法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社区文化活动嵌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实践路径
(一)通过文艺演出推广法律知识
法治主题文艺表演是普及法律知识的创新且有效方式。编排法治主题话剧与戏剧时,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与群众关切的法律问题,精心设计生动情节、塑造鲜活人物。演出中,观众跟随角色互动与情节推进,于无形间接受法律知识传递,深刻领悟法律精神。而法律知识歌舞表演也别具魅力,把法律知识巧妙融入歌舞、民间艺术等,以灵动的艺术表现激发群众对法律的兴趣,增强其参与感。
(二)将法律服务嵌入节庆文化活动
在推动法治教育普及的进程中,巧妙借助节庆文化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组织法律知识竞赛与互动活动,利用节庆活动参与度高的特点,以设置奖品、创意问答等趣味形式,激发群众参与法治教育的热情,让法律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广泛传播,使群众在欢乐中学习法律。另一方面,在节庆活动现场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安排专业人员提供现场法律咨询与援助,直接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进而增强他们对法律服务的信任,提升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法律服务的传播力
法治宣传APP 与平台建设:开发法治宣传APP,集法律咨询、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律服务于一体,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结合,提升法律服务的普及性和便捷性。
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的互动传播:利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制作有趣的法律短片、法治微课等,通过互动传播的方式,让群众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取法律知识,并激发其参与法治活动的热情。
四、案例分析:成功实践的探索与启示
(⟶) 某地“法治进社区”文艺演出活动
某地将法治宣传与文艺演出相结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成功组织了多场法治主题话剧演出。演出期间,演员通过生动的剧本和富有表现力的表演,向观众传递了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在演后互动环节,观众与演员、法律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增强了他们的法律认知和法律素养。通过这种方式,法治宣传得以深入到社区基层,扩大了法律服务的覆盖面,并通过文艺形式使法律知识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提升了居民的法律意识。
(二)某地流动法律服务车与文化活动结合的实践
某地通过设置流动法律服务车,将法律服务带到每一个社区和乡村,并与当地的文化活动结合,在节庆期间提供现场法律咨询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流动法律服务车作为一个移动的法律服务平台,能够根据不同社区和乡村的实际情况,提供定制化的法律服务。在文化活动期间,群众不仅能够享受丰富的文艺演出,还可以现场咨询法律问题,得到专业律师的指导和帮助。
五、结语
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的融合,为法治宣传和法治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将法律服务嵌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不仅能突破传统法律服务的单一性和局限性,还能通过文化活动的形式提高法律服务的普及性和群众的参与感。
参考文献
[1] 刘永新 . 乡村文化治理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以 Y 社区纠纷事件的解决策略为例 [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4,26(04):96-105.
[2] 彭丽徽, 顾般若, 洪闯.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衡性效应研究:融合政策工具与 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情报科学 ,2025,43(03):99-10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