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参与基层矛盾调解的效能提升策略
班永福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法律援助中心 017000
引言
随着法治社会的推进和社会矛盾的增多,如何有效解决基层矛盾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传统调解方式受到资源、时间和人力的限制,难以应对复杂纠纷。文化志愿者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凭借良好的社会关系网、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逐渐在基层矛盾调解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志愿者能够通过其文化背景和情感共鸣,调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不仅推动矛盾解决,还能增强法治宣传、提升法律素养,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本文将探讨文化志愿者在基层矛盾调解中的效能,并分析如何优化机制和提升工作策略,进一步增强其作用,为社会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一、文化志愿者参与基层矛盾调解的现状与挑战
(一)文化志愿者参与矛盾调解的背景与意义
文化志愿者是指在自愿的基础上,从事文化传播、文化创作及文化公益活动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矛盾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基层矛盾调解工作逐渐暴露出效率低下、沟通不畅等问题,迫切需要新的参与力量。文化志愿者的参与为调解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尤其在调解中能够发挥情感化沟通的优势,通过文化纽带拉近各方当事人的距离,消除误解,平息纷争。此外,文化志愿者作为中立的第三方,能够避免直接参与纠纷的双方在情感上的冲突,从而使矛盾调解更加客观和有效。
(二)文化志愿者在基层矛盾调解中的作用
文化志愿者在基层矛盾调解中扮演着多元且关键的角色。在情感层面,他们凭借出色的情感表达与同理心,于调解时用语言和行动安抚当事人情绪,给予心理支持与情感疏导,让双方能冷静沟通,推动矛盾化解。在宣传引导方面,文化志愿者借助法律知识普及与文化活动,提升居民法律意识,强化法治观念,从根源上减少矛盾滋生。而且,文化活动还搭建起开放的沟通平台,利于矛盾解决。在社区建设上,文化志愿者组织社区文化活动与调解会,促进居民交流互动,增进彼此理解,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归属感,降低冲突发生几率,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贡献重要力量。
(三)文化志愿者参与矛盾调解面临的挑战
文化志愿者在基层矛盾调解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他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专业性不足是首要难题。文化志愿者虽有文化素养,但面对复杂法律矛盾时,法律专业知识和调解经验欠缺,处理问题存在局限性。面对复杂法律冲突,难以提供充分法律支持与有效解决方案,影响调解成效。资源与支持不足也制约着文化志愿者的工作。当前,他们多仅参与调解,缺乏法律资源和制度保障。法律援助、专业调解员支持及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实际调解中困难重重,效能难以最大化。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同样不可忽视。文化志愿者投入大量精力时间,却因薪酬、社会认可等因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没有持续动力支持,他们长期参与的稳定性欠佳,工作效果也受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多管齐下。
二、文化志愿者参与基层矛盾调解效能提升的路径
(一)加强文化志愿者的培训与专业化建设
为增强文化志愿者在矛盾调解中的实力,需多管齐下。一方面,开展法律与调解技能培训至关重要。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调解技巧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培训,能让文化志愿者掌握必要法律素养与调解能力,提升调解专业水平,在法律框架内妥善处理矛盾。另一方面,要推动跨领域人才合作。文化志愿者与专业调解员、心理咨询师、法律从业者携手,发挥各自专长。这种多元化合作模式,能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为矛盾调解提供更全面、专业的支持,进一步提升文化志愿者在基层矛盾调解中的效能。
(二)完善文化志愿者参与矛盾调解的机制与支持
为提升文化志愿者在矛盾调解中的效能,多举措并行十分必要。建立规范工作流程和制度是基础。完善相关流程与制度,明确文化志愿者在矛盾调解里的职责作用,保障调解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加强与社区、法律援助机构及政府部门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调解合力。提供法律资源与保障不可或缺。文化志愿者调解时易遇法律资源短缺难题,政府、社会组织及法律援助机构需伸出援手,给予专业法律指导与帮助,让调解工作有法可依。建立激励机制能激发文化志愿者积极性。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方案,给予物质奖励、社会认可,提供职务晋升机会等。
(三)推动文化志愿者在社区中的深度融入
文化志愿者在社区建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组织法治宣传、文艺演出、心理讲座等多样活动,让居民在参与中增强对矛盾调解的认同感,提升法律素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矛盾化解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文化志愿者引导下建立居民自治机制,推动居民全程参与矛盾调解,从根源减少矛盾,提升大家的共同参与感与责任感。
三、案例分析:文化志愿者参与矛盾调解的成功实践
(一)某社区文化志愿者调解成功案例
某社区在面临邻里纠纷时,组织了文化志愿者参与调解工作。文化志愿者不仅开展了法律知识讲座,还通过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当事人释放情绪,并在调解现场扮演中立第三方的角色,推动了调解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与当事人建立信任关系,文化志愿者成功化解了这起长期未解的邻里争执。该案例显示了文化志愿者在提升基层矛盾调解效能方面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非法律专业领域的沟通与情感调解方面。
(二)文化志愿者参与村级调解工作案例
某乡村通过引入文化志愿者,在解决土地纠纷、家庭矛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文化志愿者不仅通过组织多次调解会议,帮助当事人冷静思考,还通过文化活动和法律知识普及,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在处理土地纠纷时,文化志愿者通过充分了解各方的利益诉求,促使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共识,避免了激烈冲突的发生。此外,文化志愿者通过组织文艺活动,增进了村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进一步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这一案例表明,文化志愿者不仅在调解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也通过文化活动提升了村民的法律素养,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四、结语
文化志愿者在基层矛盾调解中的参与不仅有助于矛盾的平息,还能推动基层法治建设与社会和谐的实现。然而,要进一步提升文化志愿者在调解工作中的效能,仍需加强其培训与专业化建设、完善支持机制、建立激励措施等方面的工作。通过不断创新机制和提升文化志愿者的工作效能,可以为基层矛盾调解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为实现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靖 , 陈晨 .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基于基层文化志愿服务 [J]. 中华志愿者 ,2024,(11):18-25.
[2] 许宝君. 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价值取向、复合功能与辩证目标[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4,26(04):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