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高中生体育学习效能研究
周吉
双辽市第二中学 136400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体育教育作为学生强健体魄与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一环在数字化浪潮下显示出了巨大变革潜力。高中生正值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对于体育学习具有较强的要求。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难完全适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基于这一背景,对数字化语境下高中生体育学习效能进行深入研究,寻求运用数字资源对体育教学进行优化的途径,对促进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1 融合智能设备,精准监测运动数据
智能可穿戴设备和运动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了体育教学动态监控网络。以心率传感器为研究对象,它采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通过利用血液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能力,能够实时捕获心脏跳动时产生的信号变化,并将这些生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通过 GPS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结合,运动轨迹监测能够准确地记录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关键参数。教师得到这些数据之后,既可以把握学生即时的运动状态,又可以从耐力和爆发力两个维度进行纵向数据对比来分析个体发展的倾向。综合运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理论构建个性化运动负荷模型等,并以学生最大心率百分比为依据对有氧和无氧的训练范围进行了划分,保证训练在取得强化效果的同时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从各方面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效能的提高【1】。
某市级重点高中篮球校本课程,该校给每一位学生都安装了一个智能运动手环具有心率和加速度监控功能,同时还引进了专业运动监控云平台。在进行3 对 3 篮球对抗训练时,突然有系统后台预警提示:大四(2)班小李实时心率连续 200 多次 / 分以上,运动加速度异常起伏。体育教师王教师马上停训,并把小李带到场外休息了。经查历史数据,小李经过最近 1 周训练后,高强度运动时长的积累已经超过了他体能所能承受的限度,造成了运动疲劳的积累。王教师立即与校医共同给小李拟定分阶段的恢复训练方案:头 2 周主要进行低强度有氧训练,以慢跑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同时在手环数据的辅助下对训练强度进行动态的调节。1 个月之后,小李运动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随后的篮球对抗赛上,小李既保持了高效的竞技状态又合理配置了体能,对于篮球运动的认知和掌控力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完全告别过去由于过度训练而造成状态波动的烦恼。
2 整合数字资源,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资源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即时性等特点,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体育赛事视频在展示竞技风采的同时,更多的是以慢动作回放和战术分析的方式,对复杂的运动技术进行拆解;专家教学讲座以专业知识体系为支撑,系统阐述了运动原理和训练方法;通过动画、图文等多种方式,运动科普知识深入探讨了运动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甄别,归类和重新组合,可以建构出一个层次清晰,内容三维的教学素材库。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教学过程灵活调用各种资源,变抽象体育理论为具象化视觉体验,把传统课堂上很难表现出来的高难度动作,宏观赛事场景等直观地表现出来。这一资源整合模式突破了教材和课堂的限制,在认知,情感和技能多维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扩大视野,发展兴趣和增强能力的真正平台,从而有效地促进体育学习效能的发挥【2】。
某市重点高中田径模块教学过程中体育组教师精心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课程一开始,教师就播放了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 米决赛的精彩片段,并利用视频编辑软件的逐帧回放功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苏炳添起跑时的蹬地角度、摆臂的节奏,以及冲刺阶段的压线技巧。之后,介绍了国家田径队教练员在线演讲录像,对短跑训练力量分配,步频及步幅等科学调控手段进行了深度阐述。为了加强理论认知,教师又精选了运动生理学动画短片形象地演示了短跑时肌肉纤维收缩原理和能量代谢机制。跳远教学部分除呈现顶尖运动员技术动作录像外,教师也搜集运动员每日训练跟拍素材使学生们认识到体能训练,技术打磨等艰苦历程。课下,学生在班级学习平台上交流观后感悟时,很多学生都会积极仿照视频里的训练方法独立实践。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学生不仅田径技术考核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还自发地成立了田径兴趣小组探索田径运动深层次的魅力,大大提高了体育学习主动性和效能感。
结语
总之,数字化技术给高中生的体育学习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融合智能设备对运动数据的精准监测可以帮助教师因材施教,为学生的科学锻炼保驾护航;融合数字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是数字化体育教学探索还处在发展阶段,今后还需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探索和创新,不断发掘数字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当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和手段。与此同时,学校及教育部门要加大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投入及建设力度,给学生营造一个更高质量的体育学习氛围,促使高中体育教育能够在数字化浪潮下走向一个崭新的台阶,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 傅建峰 . 数字化背景下高中生体育学习效能研究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07):123-125.[2] 崔永城 . 数字化背景下高中体育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5(22):82-84.DOI:10.20155/j.cnki.issn2096-8485.2024.2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