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S30铜商高速:探索高速公路养护巡查新模式

作者

张武建

安徽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作者简介:

张武建(1996-),男,安徽全椒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硕士,助理工程师。18895303390。邮编:239500。

摘要:高速公路和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路网,同时是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象征。而养护巡查作为一种全面、细致、科学的巡视和检查工作,大大为高速公路及铁路的日常运营提供了强力的保障。高速公路及铁路的养护巡查既有各自独特优势,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汲取高速公路和铁路各自的优势,归结各自的劣势,秉持“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目标来采取保障措施,着力来探索S30铜商高速的养护巡查新模式。

关键词:高速公路;铁路;养护巡查;S30铜商高速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增多,而高速公路和铁路作为重点的交通路网维护管理更显得十分重要,而高速公路养护巡查、铁路养护巡查作为一项全面、详细、科学地巡查和检查道路的能力,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分析解决路上的各类潜在安全隐患和结构损伤问题,以保证道路的通行畅通,为道路通行车辆提供优质、快速、安全的通行服务。高速公路养护巡查和铁路养护巡查,各自有独特特性,也有相同特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速公路及铁路养护巡查现状进行分析,分别吸取双方优势,总结各自劣势,探索S30铜商高速养护巡查新模式。

1、高速公路养护巡查现状

高速公路养护巡查顾名思义就是对整个高速公路进行巡查检查,以最快的速度排除道路行车安全隐患,保障高速公路通畅的安全、高效和舒适。我国公路养护巡查模式大多比较传统,巡查体系缺乏完善,人员职责分工不够明确且智能化程度普遍偏低;尽管和铁路相比公路养护巡查方式更为灵活简便,能够快速作出应急响应管理、养护巡查成本较低。现将高速公路养护巡查的优劣分析如下。

1.1高速公路养护巡查优势

1.1.1巡查方式灵活,巡查模式简洁

相较于铁路系统的高度封闭性及特殊性,高速公路养护巡查方式更为灵活,通常是“车巡+人巡”的简洁巡查模式。由专业司机驾驶巡查车辆在应急车道上恒速行驶,巡查人员则全程专注巡查隐患。当巡查人员发现道路的隐患或病害,可随时下车进行记录并上报,做到全线灵活巡查、即时巡查、反复巡查。此外,相较于铁路系统大都在夜间、凌晨开展巡查工作,高速公路巡查基本是以日间巡查为主,这也为巡查人员身心健康做足了充分保障。

1.1.2应急响应迅速,交通布控及时

高速公路养护巡查还能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追踪,如超速行驶、超载、酒驾、疲劳驾驶等。相较于铁路的线路长、点位多、地理位置分散,导致应急响应的程序多、流程杂,高速公路巡查人员在发现交通违法人员或者各类交通事故时,能第一时间上报交警、公司上级领导及救援单位。根据上级的指示及时进行交通布控和安排道路救援单位进行快速救援,这样及时为“生病”的交通环境做了“康复治疗”,从而确保了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1.1.3巡查成本较低,节约养护经费

相较于铁路系统的高度智能化、机械化巡查模式,高速公路养护巡查依旧是秉持以人工巡查为重心。因此,这就大大减少了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对一些智能化、机械化设备投入大量的维护和保养成本,也节省了一定的数据信息管理费用,从而为高速公路营运单位节约了相当一部分的养护经费。

1.2高速公路养护巡查劣势

1.2.1巡查体系薄弱,养护资源浪费

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往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取养护施工单位,但相较于铁路系统的体系成熟、制度完善而言,诸多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养护巡查体系较为薄弱、不够成熟,管理模式相对不健全。这可能会导致在日常管理养护施工单位时,养护施工单位基于养护合同以及相关制度的漏洞,来“小活大干”,重复投入非必要养护资源,造成养护作业量虚高。因此,这就造成了相当的养护资源浪费。

1.2.2职责分工含混,巡查效率不高

一方面,因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需维护多位高速公路巡查人员,需要专人带队、安排高速公路巡查工作,但高速公路巡查工作往往是“人在位、责在肩”,从而导致了巡查人员多职一岗,职责不明确,工作不分组。另一方面,巡查人员又兼任了原本属于养护施工单位的工作内容,这将致使养护施工单位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可能出现以包代管现象,从而导致巡查人员工作和养护施工单位工作处于分开状态,致使巡查工作成效不明显。

1.2.3智能化水平低,设备利用不足

大部分高速公路实行“一路一公司”模式,新的高速公路运营单位成立之初采购了较多养护机械设备。但养护巡查人员进行巡查工作时,主要以人工巡查的结果作为评判标准,可依赖的智能化机械设备及工具较少。此外,由于高速养护巡查的聚焦点和关键点在于巡查人员,导致很多机械设备在高速公路养护巡查过程中,使用频次愈来愈低,无法被充分利用。

2 铁路养护巡查现状

随着中国铁路运营里程,特别是高速铁路的不断增加,铁路养护巡查在改善铁路沿线安全环境,保障铁路安全畅通和准点营运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铁路养护巡查对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身体素质要求更高,对养护巡查投入的成本更高,且巡查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的畅通性相对较低;但相较于高速公路而言,铁路系统的养护巡查工具更为先进、巡查效率更高,且巡查体系和机制成熟完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更高。现将铁路养护巡查的优势、劣势具体分析如下。

2.1铁路养护巡查优势

2.1.1巡查工具先进,巡查效率较高

相较于高速公路养护巡查的单一性,铁路养护巡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铁路养护巡查人员通常是乘坐内燃机车、轨道车等专用车辆对铁路全线进行细致巡查,且车上配备各类先进的信息化装置,能配合人工能做到全方面、多层次的深度巡查,摒弃以人工为主巡查的模式,大大提高了铁路的巡查效率。

2.1.2巡查体系成熟,巡查机制完善

铁路是国家交通的命脉,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因此,国家在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营管理投入了大量的心血,目前铁路系统已经形成一套极度成熟的养护巡查体系,并让全国各个铁路管理中心来深度学习和借鉴参照。此外,铁路系统本身更加复杂和规范严格,导致铁路巡查机制比高速公路更加科学规范、参照性高、可执行性高、完整完善。

2.1.3信息化程度高,智能化水平高

相较于以人工为主的高速公路养护巡查模式,国内大多数铁路系统逐步实现了养护巡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通过“智能化巡查+信息化养护”的双重模式,不仅大大减少养护巡查人员的工作量,为养护人员提供了全面、便捷、高效的巡查数据信息库;同时也为巡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相应的保障。

2.2铁路养护巡查劣势

2.2.1专业要求更高,身体素质要硬

铁路系统的规范化程度使得铁路养护巡查人员素质要求更高,各种专业培训、安全交底、应急防护等必须游刃有余,并且铁路系统的封闭性及特殊性,使得铁路养护巡查人员大多处于夜间巡查和凌晨巡查,这就要求铁路养护巡查人员不仅要具备吃苦耐劳的工作意志,更要求其具备强壮的身体素质,以适应倒班、倒时差的工作模式。

2.2.2巡查成本较高,成本回收率低

高速公路通常是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作为养护经费的来源,而铁路系统往往是通过客运业务和货运业务的收入作为养护经费的来源。对比高速公路,铁路养护巡查模式更加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模块化、系统化,因此投入的养护巡查成本会更高,且成本回收率会更低,导致成本回收的时间会更久。

2.2.3协调协作不便,信息传递不畅

由于铁路长、点位多、分布零散,这就容易出现养护巡查人员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和堵塞。当铁路巡查人员巡查到铁路问题隐患后,需要向维护单位上报处理,但由于信息反馈不及时或者不准确,容易出现处理滞后和处理不妥,影响该铁路路段的列车运营,造成一定的运营安全风险。

3、S30铜商高速:探索高速公路养护巡查新模式

为做好S30铜商高速的养护巡查工作,安徽芜铜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上级单位领导及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分别汲取高速公路和铁路各自的优势,归结各自的劣势,着力开始探索高速公路养护巡查新模式。公司的养护巡查人员在思想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行动上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力争为S30铜商高速打造“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养护管理目标。现将S30铜商高速在探索养护巡查新模式采取的措施分析如下。

3.1降低管理风险,提高巡查效率

公司根据公司巡查人员及养护施工单位的工作性质,建立了“公司管理养护巡查人员,养护巡查人员管理养护施工单位”的管理体系。一方面,能科学安排公司养护巡查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公司巡查人员能把巡查问题第一时间告知养护施工单位,养护施工单位可及时反馈整改情况给公司巡查人员,这样确保了信息之间畅通,形成了养护巡查信息“连点成面”。因此,该管理体系使公司的管理风险下移,让公司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养护工作上,为专心提高养护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3.2培养巡查人员,提高巡查水平

公司巡查人员均熟悉高速公路行业相关技术规范、公司养护管理办法及相关章程、养护施工合同相关文件,并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熟练掌握基本电脑办公软件、熟练使用公司养护信息化平台和手机APP软件。通过信息化工作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纸质版工作方式,一方面真正落实了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公司巡查人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了公司巡查人员和养护施工单位的信息共享、交互和联结,极大提升了巡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3节约资源投入,降低养护成本

鉴于公司建立了“公司管理养护巡查人员,养护巡查人员管理养护施工单位”的管理体系,公司所有巡查车辆均得到充分使用,杜绝了机械设备及车辆因长时间闲置造成的资产折旧和磨损老化。此外,由于公司巡查人员对养护施工单位的直接管理,公司可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将公司养护作业车辆及设备租赁给养护施工单位;不仅大大的节约了资源投入,而且从根本上降低了养护成本。

3.4重视养护作业,规范巡查工作

日常养护中,企业巡查人员以巡查管养标准化以及养护施工单位精心施养,对路面裂缝、坑槽、沉陷、波浪、松散、车辙等病害以及桥梁和涵洞栏杆、伸缩缝、泄水孔破损,涵洞淤塞、裂缝、结冰等病害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的残缺破坏等问题进行路线巡查,做到路产修复、隐患整治、清除到位。在养护工程中抓好企业巡查人员现场专项养护施工工程量复核及复查,应急养护交通疏导,应急养护作业中会同交警、路政部门做好道路管控、布控,保障正常路段车辆通行。

3.5构建管理体系,开展精细养护

公司始终保持“全生命周期养护成本”的思维理念,形成“巡查、预防、整治、养护”四位一体的养护管理标准化体系。同时融入精细化管理贯穿运营管理每一个环节,积极开展科学养护,确保了养护工作时效性、灵活性和针对性;通过综合养护的强化开展,提升养护工作效能。

3.6打造养护平台,实现线上养护

公司根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最新的养护管理方法,打造个性化养护平台,依托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把养护巡查工作、养护工作相结合在一起,在巡查过程中体现即时功能,在养护上实行痕迹管理。再者,把重要的养护巡查资料进行归类分类、收集资料进行电子资料库的创建,方便查询养护管理信息以及查询养护管理有据可查,真正的达到无纸化高效化养护工作。

3.7建立数据模型,完成信息整合

在公司领导高瞻远瞩的引领下,公司多次咨询并对接了高专业水平的信息化单位,力争将数字信息化技术利用在S30铜商高速上,建立起专业、科学、完善的可视化数据模型。一方面,能够把建设期和运营期的各类信息整合,避免信息的分散和割裂;另一方面,能为公司养护巡查人员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充分做好巡查工作。

3.8修订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养护管理制度是养护工作的指南,是养护巡查人员的指明灯。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最新的规范,不断修订和完善公司相关的养护管理制度(办法),力争走到“新标准、新要求、新方法”的前列。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形成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做到规范管理程序,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养护工作效率。

结论

高速公路及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要道,更是我国的经济动脉,要求必须确保安全和畅通无阻。养护巡查作为一种保证道路安全畅通的高效方式,大大为高速公路及铁路的日常运营提供了强力的保障。而S30铜商高速着力探索养护巡查新模式是积极响应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新目标,跨出了养护巡查新模式前进的一大步,为交通行业的养护巡查借鉴了新方向、新思路、新举措,是交通行业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必然趋势,开创了新时代高速公路发展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刚,刘建坤.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科技信息,2007(24).

[2]王大卫.加强我国铁路专用线管理的探讨[J].铁道货运.2008,8:26-27.

[3]刘东波.铁路专用线共用与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史东升.浅谈公路养护巡查.科技资讯,2010年第3期,108-108.

[5]楚红强.专用铁路安全管控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段清伟.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优化设计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0).

[7]叶青山,王鑫.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

[8]国家铁路局.铁路视频监控需求规范:铁路公安用户:TB/T 3478—2017[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9]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Q/CR 575—2017[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10]李卫民,彭怀涛.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J].铁道经济研究.2018,5:1-4,29.

[11]尚彦轲.精细化管理在道路桥梁工程养护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1(31):153-154.

[12]王钱兴.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14):142-144.

[13]雷荣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J].工业建筑,2021(3):202.

[14]董雪.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对策[J].交通世界,2021(10):163-164.

[15]姚书贵.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应用探讨[J].四川建材,2021,47(8):167,169.

[16]熊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问题及整改措施[J].科学与财富,2021,13(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