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水锤效应分析与防护措施

作者

刘海彬 丁明

1.332130197703100217 2.331227199103053855

一、引言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承担着整栋建筑的供水与排水任务,其运行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水锤效应作为给排水系统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问题,一直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当给排水系统中的阀门突然开启或关闭、水泵机组突然启停等情况发生时,水流速度会急剧变化,引发压力的瞬时剧烈波动,产生水锤效应。这种效应不仅会对管道造成强烈的冲击,导致管道磨损、变形甚至破裂,还可能影响水泵、阀门等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与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以及给排水系统复杂度的提升,水锤效应的防治难度也在加大。因此,深入研究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水锤效应并制定有效的防护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水锤效应的危害

3.1 对管道系统的危害

水锤产生的瞬间高压,远远超过管道的正常工作压力,可能导致管道发生破裂。尤其是在管道的薄弱部位,如焊接处、弯头处等,更容易受到冲击而损坏。长期受到水锤冲击的管道,会出现疲劳损伤,管壁变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此外,水锤还可能使管道的支架松动、变形,影响管道的稳定性,甚至导致管道脱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例如,在一些老旧的高层建筑中,由于管道长期受到水锤影响,部分区域的管道出现了多处裂缝,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管道更换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2 对设备的影响

水锤对水泵、阀门等设备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对于水泵,水锤产生的反向压力可能使叶轮损坏、轴断裂,还会影响水泵的密封性能,导致漏水。在阀门方面,水锤会使阀门的阀芯、阀座受到冲击,造成磨损、变形,影响阀门的正常开闭和密封效果。例如,某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由于水锤的作用,水泵的叶轮出现了多处裂纹,阀门的密封垫也被冲毁,导致水泵无法正常供水,阀门无法有效控制水流,严重影响了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运行。

3.3 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水锤效应引发的压力波动,会破坏给排水系统的压力平衡,导致系统无法稳定供水或排水。在供水系统中,压力波动可能使高层用户的水压不稳定,出现忽大忽小的情况,影响用户的正常用水。在排水系统中,水锤可能导致排水不畅,甚至出现污水倒流的现象,对环境卫生造成污染。而且,频繁的水锤冲击还可能影响系统中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如传感器、控制器等,降低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增加运行管理的难度。

三、水锤效应防护措施

3.1 优化管道系统设计

3.1.1 合理选择管道材质与管径

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阶段,应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水流速度、水质等因素,合理选择管道材质。例如,对于压力较高的区域,可以选用强度高、韧性好的钢管;对于一般的生活用水管道,可采用耐腐蚀的塑料管道,如 PP -R 管等。同时,要精确计算管径,确保在满足流量需求的前提下,使水流速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过大的管径会导致水流速度过慢,占用过多空间且浪费材料;过小的管径则会使水流速度过快,增加水锤发生的风险。根据相关研究,一般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控制在 1.0-2.0m/s ,消防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 2.5m/s

3.1.2 优化管道布局

简化管道走向,减少不必要的转弯和变径,使水流能够顺畅流动,降低水流的能量损失和紊流程度。在管道转弯处,应采用大曲率半径的弯头,以减小水流对管壁的冲击力。对于长距离的管道,应设置合理的伸缩节,以适应管道因温度变化和水锤冲击产生的变形。此外,要合理布置管道支架,增强管道的稳定性,防止管道因水锤冲击而发生位移或晃动。

3.2 改进阀门与水泵控制方式

3.2.1 采用缓闭阀门

缓闭阀门能够延长阀门关闭的时间,使水流速度逐渐减小,从而降低水锤压力。常见的缓闭阀门有缓闭式止回阀、电动调节阀等。缓闭式止回阀通过内部的阻尼装置,在阀门关闭时,减缓阀芯的关闭速度,避免水流的突然截断。电动调节阀则可以根据系统的压力和流量信号,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度,实现对水流的平稳控制。

3.2.2 优化水泵启停控制

采用软启动和软停止技术,使水泵的转速逐渐上升或下降,避免电机启动和停止时的电流冲击以及水流速度的突变。可以通过变频器调节水泵电机的转速,实现水泵的平滑启停。同时,在水泵启停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水泵的流量和压力,避免出现过载或欠载运行。例如,在启动水泵前,先打开出口阀门的一小部分,使水流缓慢进入管道,待水泵运行稳定后,再逐渐开大阀门;在停止水泵时,先逐渐关闭阀门,减小流量,然后再停止水泵运行。

3.3 安装水锤防护设备

3.3.1 水锤吸纳器

水锤吸纳器是一种常用的水锤防护设备,它通过密封气压腔对水锤实现缓冲,能防止建筑给水管道和设施免遭水锤破坏。水锤吸纳器一般设置有足够大的气压腔,当水击波作用于活塞(或胶胆)上时,活塞(或胶胆)将往容气腔方向运动,在气体的可压缩性和不规则水击波双重作用下,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就地消除不规则的水击波震荡。按结构型式,水锤吸纳器可以分为活塞式水锤吸纳器和胶胆式水锤吸纳器。活塞式吸纳器由壳体、活塞、缓冲气压腔等组成,适用于消防水泵房等场所;胶胆式吸纳器由壳体、胶胆、缓冲气压腔等组成,分为充气式和不充气式两种,充气水锤吸纳器主要用在工作压力较高和管道公称尺寸较大的管道上,不充气水锤吸纳器主要用在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0.3MPa、平均流速小于或等于 3m/s 、公称尺寸小于 DN50 的管道上。

3.3.2 空气罐

空气罐安装在管道系统中,利用罐内空气的可压缩性来吸收水锤能量。当水锤发生时,管道内压力升高,部分水进入空气罐,压缩罐内空气,从而减缓压力上升的速度;当压力下降时,罐内被压缩的空气膨胀,将水推回管道,补充管道内的压力。空气罐的容积和安装位置需要根据管道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和选择,以确保其能有效地发挥水锤防护作用。

四、结论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水锤效应是一个复杂且危害较大的问题,其产生与阀门操作、水泵启停、管道布局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水锤效应不仅会对管道系统和设备造成严重损坏,还会影响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威胁高层建筑的正常使用和安全。通过优化管道系统设计、改进阀门与水泵控制方式、安装水锤防护设备以及运用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水锤效应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高层建筑的具体特点和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要求,综合考虑各种防护措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锤防护方案,确保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明,张伟,王强。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水锤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J]. 建筑技术前沿,2023, 25 (3): 35 - 53.

[2] 赵华,孙悦,刘辉。基于智能控制的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水锤防治策略[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 16 (3): 67 - 75.

[3] 陈刚,周明,吴丽。新型水锤防护设备在高层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5, 30 (2): 32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