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情节连贯与语言得体的协同策略

作者

刘真均

四川省布拖中学

一、引言

新高考改革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读后续写作为新高考英语的重要题型,打破了传统写作模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语言运用等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一题型要求学生在阅读给定短文后,根据原文情节、线索和语境进行续写,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更注重其对原文的理解深度、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得体性。王初明认为读后续写材料的语言水平原则上高于学习者语言水平,在写作过程中,学习者会模仿所给材料中的语言,最终产出的语言水平向所给材料语言水平看齐,从而缩小差距,这被称为协同效应(王初阳,2012)。因此,探索情节连贯与语言得体的协同策略,是帮助学生适应新高考、提升读后续写写作水平的关键。

二、读后续写评分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在“学业质量水平二”对书面表达的“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概述所读语篇的主要内容或续写语篇”,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角度,为读后续写教学与评价指明方向,强调续写要体现语言能力(如运用词汇语法、连贯表意 )、思维品质(如逻辑思维,使情节合理 )等素养展现(教育部,2020)。

在评价过程中,情节连贯与语言得体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重要因素。情节连贯不足会导致故事逻辑混乱,即便语言表达准确,但语言表达不得体会影响读者对情节的理解和感受,破坏整体连贯性。只有二者协同,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续写内容。

三、协同策略建构

(一)情节连贯的协同策略

1. 深度解读原文,把握关键要素。学生要仔细研读原文,梳理人物关系、故事背景、情节发展脉络、主题思想等关键信息,标注原文中的伏笔、暗示等细节,为续写提供坚实基础。以 2023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Ⅱ卷的读后续写为例,通过阅读给定短文,学生要把握故事背景和主题思想等关键信息。续写故事背景:“我”来自巴西,英语是第二语言,不喜欢写作,但老师鼓励“我”参加写作比赛。主题思想:“我”在老师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克服困难,坚持写作,展现成长主题。通过梳理这些关键信息,学生在续写时能更好地把握方向。

2. 遵循逻辑规律,合理推进情节。根据原文的因果关系、情感变化等逻辑,合理构思续写内容。比如,在 2023 年高考读后续写中,学生在了解了“我”在写作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一铺垫和伏笔,在续写中就可以合理构思出两种常见故事走向:一是“我”在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呼应前文的努力和坚持;二是虽然没有获奖,但从这次参赛经历中收获了宝贵的写作和成长经验。这两种续写情节均能自然延续原文的叙事脉络,避免出现脱离人物设定或违背情节发展规律的突兀情节,确保故事的合理性与连贯性。

3. 设置衔接点,保持故事连贯。常见的衔接手段包含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词汇衔接中,复现是指以原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如重复、同义、 反义、上下义、部分一整体;同现是指围绕某一话题的词汇共同出现。语法衔接中,照应是指在语篇中前后相应的部分上的关照和呼应,“前面提出的问题后文有所着落,后面出现的情节前文有所交代 ( 陈冬梅,2023)。在续写开头和过程中,巧妙设置与原文的衔接点,如重复关键词、呼应前文情节、延续人物对话等,使用恰当的过渡词和衔接语,如“however”“therefore”“moreover”等,可以更清晰展现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故事过渡自然流畅。

(二)语言得体的协同策略

1. 模仿原文语言风格:仔细分析原文的词汇特点、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语言风格,在续写中保持一致。若原文使用简单易懂的日常用语,续写也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生僻的词汇和句式;若原文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续写中可适当运用同类手法增强表现力 。

2. 准确运用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式。在确保词汇语法使用准确的前提下,尝试使用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式提升续写语言质量。例如,用“conceive”替代“think”,用无灵主语、非谓语动词形式、定语从句、倒装句、强调句、with复合结构、独立主格结构等高级句式。例如,在 2021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Ⅱ卷的读后续写“母亲节的惊喜”中,在描述孩子们的兴奋状态时,“A waveof excitement took hold of them”使用了无灵主语,用“a wave of excitement”(一阵兴奋)作主语,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人物的情绪状态,比直接说“they feltexcited”更具有表现力。同时,这个句子与“Jenna and Jeff jumped to their feet”(珍娜和杰夫跳了起来)相结合,通过动作描写和无灵主语句的情绪描写,准确且丰富地展现了人物兴奋的状态,体现了高级句式的巧妙运用。

3. 注重语言的得体性和逻辑性。根据故事场景、人物身份和情感,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让故事真实可信、流畅自然。人物对话需符合其性格和身份特征,情感描写要与情节发展相匹配。以2024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Ⅱ卷的读后续写为例,若续写部分 Gunter 说“Don’t worry, let’s think of other ways.”,这符合Gunter 热心助人、想帮乘客解决问题的性格特征;而“我”回应 “Thankyou so much.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elp. I’m in a real bind here,and it’s drivingme crazy.”,“in a real bind”(陷入困境 )贴合“我”着急又无助的状态,这样的人物对话和情感表达就协同保持了语言得体性,与故事场景、身份特征和情

感状态适配,从而推动情节合理发展。

四、启示与结论

探索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情节连贯与语言得体的协同策略,对高中英语教学和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原文;注重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合理构思情节;强化语言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通过实施上述协同策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提高英语读后续写写作水平,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 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2] 王初明 . 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J]. 外语界,2012,(5) :2—7.

[3] 刘庆思,陈康 . 英语高考“读后续写”题型的设计与研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 ( 中学篇 ),2016,39(5).

[4] 陈冬梅 .2023. 基于主题意义的读后续写情节构建与内容生成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8):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