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廖世宗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二中学 663416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审美能力不仅关乎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更影响着他们的情感表达、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然而,当前初中美术课堂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因此,探索有效的审美能力培养路径,成为初中美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深化艺术感知、拓展多元体验、强化实践创新三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课堂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
1 深化艺术感知,筑牢审美根基
艺术感知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艺术作品的形式、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才能引发他们的审美情感,进而提升审美水平。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通过对比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异同点,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绘画时,可以展示工笔画和写意画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对比两者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从而理解不同绘画风格的特点。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展览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氛围和魅力。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例如,在参观一场现代艺术展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喜欢的原因,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艺术元素的理解和运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和过程,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创作任务,如以“春天”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和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2 拓展多元体验,丰富审美视野
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多元化的体验,只有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才能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拓展学生的多元体验,让他们感受不同艺术文化的魅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对艺术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例如,在讲解西方艺术时,可以介绍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等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同时,也可以引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理解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培养他们的跨文化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艺术交流活动,如艺术讲座、艺术沙龙、艺术比赛等,让学生与其他艺术爱好者进行交流和互动。在艺术交流活动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艺术体验和见解,了解他人的艺术观点和创作方法,从而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例如,教师可以邀请一位当地的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和艺术理念,让学生与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参赛作品中学习和借鉴。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到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了解最新的艺术动态和趋势。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艺术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让学生关注和学习。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3 强化实践创新,提升审美素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感知和体验,更需要实践和创新。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审美素养。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艺术创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艺术创作项目,让学生运用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表达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升审美素养。小组合作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交流和互动中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大型的艺术创作项目,如壁画、雕塑群等。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分工协作,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创作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学生可以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也可以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和启发。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让他们在课外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艺术。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例如,学校可以成立绘画社团、手工制作社团等,定期组织活动和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来校指导,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艺术指导和建议。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课堂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深化艺术感知、拓展多元体验、强化实践创新等具体对策,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筑牢他们的审美根基、丰富他们的审美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瑶. 美育思想指导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J]. 甘肃教育研究,2024, (13): 14-16.
[2] 杨伟 . 色彩对比与和谐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 [J]. 色彩 , 2024,(08): 136-138.
[3] 吴红 .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引入民间美术 [J]. 爱尚美术 , 2023, (05): 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