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证书制度下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谢俊青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212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家庭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增加,托育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为提高托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i+X; ”证书制度在托育专业中逐步推行。“1”为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 1+X ”证书制度强调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 1+X ”证书制度下,探索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1+x′′ 证书制度对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要求
(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 1+X ”证书制度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托育专业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课程思政教学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关爱儿童。
(二)适应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了行业对托育专业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课程思政教学应结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相关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要求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婴幼儿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等技能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三)促进书证融通的要求
“ 1+X′ ”证书制度强调书证融通,即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课程思政教学应促进书证融通,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全过程。通过课程思政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思政元素融入生硬
在当前的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思政元素融入生硬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思政内容添加到专业课程中,没有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导致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例如,在讲解婴幼儿护理知识时,突然插入一段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感到突兀,难以接受。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也是当前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思政理论,没有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评价方式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行为的评价。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不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四、“ 1+x′′ 证书制度下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1+X”证书制度下,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应明确教学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有机统一。教学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等方面。例如,在《婴幼儿心理发展》课程中,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托育工作中更好地关爱和照顾婴幼儿。
(二)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是提高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结合“1+X”证书制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托育专业的特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有机融合。例如,在《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中,可以融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行业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
(三)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践教学法等。例如,在讲解婴幼儿护理技能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托育人员和婴幼儿,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是保障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内容应不仅包括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行为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可以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等,邀请行业专家和思政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对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通过分析“1+X”证书制度对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要求,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策略。这些改革策略有助于实现托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托育人才。未来,随着“1+X”证书制度的不断推进和托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托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探索更多适合托育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应加强与托育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了解行业对托育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课程思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 施美蕊 . “ 1+x′′ 幼儿照护证书制度下高职早期教育课证融通路径研究 [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27 (02): 46- 50.
[2] 朱晨晨 , 廖思斯 .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J]. 教育观察 , 2021, 10 (12): 122- 124.
课题: 2022 年校级课题,“ 1+X ” 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衔接问题研究——以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2022X J09
作者简介:谢俊青,女,1986年12月,湖北省荆州市,汉族,本科,讲师,主要从事婴幼儿托育/ 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