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作者

朱磊

重庆市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 400000

通识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强调打破学科壁垒,塑造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健全人格。大学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更蕴含着培育拼搏精神、团队意识等通识教育内核的价值。然而,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目标功利化、内容碎片化、评价单一化等问题,与通识教育的育人诉求存在明显脱节。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引领,重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题。深入探索二者的融合路径,对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在联系

1.1 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它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更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1.2 大学体育教学的多元价值

大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体育技能和知识,更具有多元价值。从身体健康层面来看,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他们的意志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体育教学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公平竞争、尊重规则、勇于拼搏等,这些都是通识教育所倡导的重要品质。

1.3 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在联系

通识教育和大学体育教学在培养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它们都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体育教学可以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体育活动和教学过程,将通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 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功利化

许多高校将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过于集中在学生的体能测试达标和竞技成绩上,忽视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这种功利化的目标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满足通识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2.2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一些常见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田径等,缺乏对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健康理念等方面的系统教学。同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生活实际结合不够紧密,难以体现通识教育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2.3 教学方法单一

大学体育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集体练习”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通识教育所倡导的个性化教学和创新教育理念不符。

2.4 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体能测试成绩和技能掌握程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理念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不利于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

3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3.1 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应从单纯的体能和技能培养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让他们了解体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2 优化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实用性

要根据通识教育的要求,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一方面,要增加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健康养生、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理论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生活实际,开设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运动项目,如针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颈肩腰腿痛预防与康复运动、针对女性的瑜伽和健美操、针对学生的户外运动等。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引入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和体育理念,如电子竞技、极限运动、绿色体育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体育赛事、体育明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体育精神和人生哲理;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体育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游戏、竞赛、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3.4 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多元化评价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大学体育教学评价应从单一的结果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化评价主体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而言,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体能状况、技能掌握、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健康理念等多个方面;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自身、同学、家长等多个层面;评价方法应采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多种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通识素养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要加强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通识素养。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体育教学技能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跨学科学习,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同时,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兼职教师队伍,邀请一些体育专家、健康养生专家、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参与教学工作,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实用性;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多元化评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通识素养等措施,能够使大学体育教学更好地适应通识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改革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因此,需要高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丽 , 王小迁 , 胡炜 . 基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J]. 陕西教育 : 高教版 ,2019(10):344-345.

[2] 史悦红 . 大学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视角下的改革分析 [J]. 赤峰学院学报 :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