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王丽平
拜泉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拜泉 164700
当前,安全用药是医疗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给药方式未经过有效的安全管理都有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尤其是一些高危药品具有药理作用明显、起效迅速、风险极高的特点,若不能经过有效的管理非常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该类药物的差错虽然不会频发,但一旦出现将会结局严重。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医院应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对该类药品风险的警觉性 [1]。本研究对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采用高危药品进行治疗的 112 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的研究表示知情同意。根据有无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 56 例为对照组,另外 5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 30 例,女 26 例,年龄 22-70 岁,观察组中男 29 例,女 27 例,年龄 21-71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分析后显示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的 56 例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未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观察组中的56 例患者则在用药中加强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
1.2.1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在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中,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基础也是保障。具体的制度所包括的内容有药品目录的制定、分级标准、警示标识及三级管控的管理体系。从整个医院出发,制定出统一的高危药品目录及分级管理制度,明确配套警示标识规范。同时,实施三级管理责任制,包括药学部、药房及临床科室,其中药学部负责着全院的高危药品管理的统筹工作,也对药库进行相应的监管;各个药房负责的是其区域内高危药品的存储、标识张贴及维护;临床科室是由专门的负责人员对药品的标识维护、规范交接及使用登记的各项工作做到位。在该管理制度体系下,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职责划分,保证高危药品从存储的阶段到使用的过程中都有规范化的管理措施。
1.2.2 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防范高危药品使用风险,医院需要对高危药品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专项培训,并将其纳入到常态化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药事管理人员、临床药师及护理团队全体成员进行定期持续性的培训,具体培训的内容包括深入解析各类高危药品的科学分类依据及其核心特征表现;分析药理特性与风险,具体包括阐述高危药品的药理作用机制、潜在的不良反应及特殊的风险点;同时,还要进行风险评估,以相关的标准为依据解读不同类别高危药品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及动态评估方法;有效规范地应用标识,能够准确地辨识出规范化高危药品警示标识并能正确地应用。
1.2.3 强化持续质量改进工作
为了确保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应不断强化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药品的领用核对并对每日的交接工作落实到位;定期核查药品的存放位置、警示标识、有效期及库存数量。动态更新全院高危药品目录,确保新引进的药品信息能够及时地纳入到管理体系中。配套开展全院性的培训,包括药品的具体使用方法、剂量及储存方式等。通过强化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地监测并评估管理药品配置差错、用药不良事件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用药管理满意度。其中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填写,根据填写的内容进行满意度划分,其中 90 分以上的为非常满意,70-89 分的为比较满意,低于 70 分的为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比较满意例数之和所占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 SPSS 25.0 版本。描述性统计方面,分类变量以频数(百分比)形式报告,连续变量则以均值 ± 标准差(false±s)表示。组间差异的推断性分析依据变量类型进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
),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统计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 值小于0.05。
2 结果
2.1 两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n(%) ]

2.2 两组用药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高危药品属于特殊的药物类型,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区别对待、单独管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是在标准的制度下,由经过系统化培训的专业医务人员强化管理,并不断强化持续质量改进,使得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更加规范化 [2]。从以上研究中可看出,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观察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 P<0.05 )。提示,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本研究中的部分指标未形成统计学差异可能由于样本量较小导致的,今后需要加大样本进行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旺玛措 .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8):214-216.
[2] 吴晓康 . 高危药品分级警示标识用于医院药房管理效果评价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8):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