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物理实验题的研究

作者

安志芳

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

引言

高考物理实验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难度有所上升,重点在于从传统的背诵性实验内容转向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验。从近几年的实验题来看,实验内容有所创新,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创新性,给学生创造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在做实验题的时候需要联系新旧知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1]。

一、高考物理实验题特征分析

(一)问题复杂化程度与生活化程度上升

随着高考的改革推进和核心素养教育的发展,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命题趋势发生了根本性扭转。传统高考物理实验题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是否能够在答题中复现所学知识,学考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而目前高考物理实验题在命题过程中呈现出较强的学考分离趋势,问题的复杂化程度直线上升。学生不能再通过死记硬背某一种实验的解题方式应付考试,而是要在生活化的、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科学思维、物理观念等核心素养内容进行综合的题目解答。例如传统题目通常是单一变量影响了实验的某一环节,学生只需要针对这一环节做出解答即可。而现在的实验题则是从问题的发生过渡到实验操作最后提出结论反思,其展现出十分严谨的科研思路和完整的逻辑链条。并且会基于实验内容引入部分干扰因素,提升问题的复杂性,这些干扰因素属于实验中的次要矛盾,学生则需要辨明哪些是实验的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矛盾进行解题。

(二)题型更加丰富多样

当前高考物理的实验题题型十分复杂多样,这是基于实验题考察能力的综合化发展所提出的,为保证能够对学生的各项核心素养能力进行全面考察,题型必须有所增加。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做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为例,该实验的考察题型不局限于实验原理类题型,还出现了数据分析类题目,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平抛轨迹完整、平抛轨迹残缺,还能做出变式[2]。

二、高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思路与教学策略

(一)实验题解题思路

物理实验题的难度上升和题型多样化要求学生的主动探究性有所提升,因此在解决物理实验题目时,学生首先应当学会关键信息的提取,根据关键信息进行解题模型的构建。关键信息的提取是指找出复杂实验题信息中的核心物理问题,即本题考察了那些核心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这需要运用到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两项核心素养。其次,学生需要进行物理解题模型的构建,找出实验中的物理量、明确实验的仪器与量程、明确实验的原理与公式,厘清实验的整体脉络。第三,基于解题建模,学生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重点在于实验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规范性记录,选择适宜的数据处理方式,从实验存在的误差特点重复进行实验误差分析。最后,得出确切的实验结论,回答题目问题。

(二)实验题教学策略

教师在进行高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教学时,应认识到实验题的实践性特征。首先,应做到在课堂中提供大量的实验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与物理实验进行亲密接触,加强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实验的深入理解。以此来让学生自己体验实验中不同变量对实验会产生哪些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开始前,教师应当向学生进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的讲解。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存在差错,是否有新颖的实验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验结束后,教师应提供与实验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快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了解如何将实践知识运用到高考实验题的解答之中。

其次,教师应对当前的高考物理实验题题型以及常见、常考实验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实验题题型的考察规律与一般解题方法,选择每种题型的代表性例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解。对于常考实验内容,则应进行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地梳理,为每一个实验选择不同考察角度地例题,带领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地深入分析与学习。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高考物理实验题目前的命题趋势以综合考察为主,题型变化丰富多样。教师要明确当前高考物理实验题地考察特征,基于物理实验题地解题思路开展教学。教学中应注重实验实践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梳理常考题型与常考实验,通过典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实验题目的理解。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探究能力,保证学生即使在遇到变式题目时也能够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1] 冯学军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物理实验题的研究 [J]. 学周刊 ,2025(17):59-61.

[2] 刘述春 , 赵财昌 . 探究平抛运动特点实验题型归类探析 [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10):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