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实践研究
张艳
黄骅市妇幼保健院
引言: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数字化已成为推动社会各领域变革的重要力量,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也必然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承担着思想引领、政策宣传、党员教育管理、群众服务等重要职责,传统的工作模式如线下会议、纸质文件传达、人工统计等,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下党员群众多元化的需求以及工作高效化的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打破工作壁垒、优化工作流程、拓宽服务渠道。例如,部分基层党组织已开始尝试运用“ 学习强国” 平台开展党员教育、通过微信群进行政策传达,但整体来看,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技术应用不深入、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实践,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现存问题
(一)数字化技术应用浅表化,缺乏系统性
当前,多数基层党组织在政工工作中虽引入了数字化工具,但应用多停留在“ 表面层面” ,未形成系统性的数字化工作体系。一方面,技术应用集中于信息传递和简单的线上活动,如通过公众号发布政策文章、在线上组织党员签到等,对于数据分析、精准服务等深层次应用不足。在党员教育管理中,仅能实现课程的线上推送,却无法根据党员的岗位特点、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课程推荐,也难以对党员的学习效果进行精准评估。另一方面,各数字化平台之间缺乏数据互通,形成“ 信息孤岛” 。部分基层党组织同时使用党建 APP、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工作群等多个平台,但各平台的数据无法共享,导致工作人员需要在不同平台间重复录入数据,既增加了工作负担,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数字化转型机制不完善,保障力度不足
完善的机制是推动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但当前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首先,缺乏专门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制度,未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职责,导致工作推进中出现责任推诿、无人牵头的现象。其次,数字化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在基层党组织的考核体系中,仍以传统的工作指标如会议召开次数、文件传达数量为主,对数字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实际成效缺乏考核,难以调动工作人员参与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最后,数字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基层党组织由于经费紧张,无法购置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升级数字化平台,也难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维护,导致数字化工作陷入“ 有心无力” 的困境。
(三)政工队伍数字化素养偏低,专业能力不足
政工队伍是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执行者,其数字化素养直接影响转型效果。当前,基层党组织政工队伍的数字化素养普遍偏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数字化技术的学习意愿不强,部分工作人员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对数字化工具存在抵触心理,认为数字化工作“ 操作复杂、浪费时间” ,缺乏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意识;二是数字化应用能力不足,部分工作人员虽能使用基础的数字化工具,但对于数据分析、平台运营、网络安全等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在处理党员数据时,仅能进行简单的统计汇总,无法通过数据挖掘发现党员管理中的问题;在运营党建公众号时,难以策划出吸引党员群众的内容,导致平台的活跃度较低。此外,基层党组织缺乏专业的数字化技术人才,多数情况下由政工人员兼任数字化工作,难以应对数字化转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二、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一)深化技术融合应用,构建全流程数字化工作体系
在党员教育场景中,除基础的线上课程推送外,可搭建“ 三维立体学习体系” :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党员“ 数字画像” ,整合党员年龄、岗位、学习时长、考核成绩等数据,自动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例如为社区退休党员推送党史专题微课,为企业年轻党员推送党建与业务融合案例课程;引入VR/AR 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如虚拟参观革命纪念馆、模拟党建活动现场,增强学习的代入感,某街道党组织通过 VR 技术开展“ 重走长征路” 主题活动,党员参与率较传统线下活动提升 40%. 。在群众服务场景中,打造“ 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 ,整合政务办理、民意反馈、志愿帮扶等功能模块。群众通过平台提交需求后,系统自动匹配对应党员责任人,并实时更新办理进度,群众可通过平台评价服务质量。例如,某社区党组织平台上线“ 高龄老人助餐预约” 功能,系统根据老人住址、饮食禁忌等信息,分配就近党员志愿者送餐,每月服务效率提升 60% ,群众满意度达98% 。
建立“ 基层党建数据中台” ,整合各支部的党员信息、活动记录、服务数据等,实现数据实时汇总与分析。上级党组织可通过中台实时查看各基层支部数字化工作进展,如党员线上学习覆盖率、群众诉求解决率等,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某区委搭建党建数据中台后,对下辖 200 余个支部的工作监测效率提升 70% ,及时发现并解决了12 个支部数字化工作滞后问题。
(二)健全多维保障机制,筑牢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
制定《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实施细则》,明确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设置“ 数字化转型专项工作组” ,成员包括政工骨干、技术专员、群众代表,负责制定转型方案、推进项目落地、收集反馈意见。细则中需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例如要求各支部在 3 个月内完成现有数据梳理,6 个月内实现与上级数据中台对接。建立“ 数字化工作例会制度” ,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通报各支部进展,解决转型中遇到的问题。某乡镇党组织通过例会协调解决了“ 部分偏远村网络信号弱,党员无法正常参与线上学习” 的问题,联合通信部门为 5 个村加装信号放大器。建立“ 数字化工作奖励机制” ,每年评选“ 数字化转型示范支部” “ 数字化工作先锋个人” ,获奖支部给予专项经费奖励,个人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中优先考虑。某县党组织通过该机制,带动全县 85% 的支部主动升级数字化平台,涌现出“ 智慧党建小程序” “ 党员志愿服务积分系统” 等10 余个创新案例。
(三)分层赋能队伍建设,打造数字化政工铁军
针对“ 零基础人员” ,开展“ 数字化入门培训” ,内容涵盖办公软件高级功能、党建平台基础操作、数据录入规范等,采用“ 理论 ⋅+ 实操” 模式,培训后组织考核,确保 100% 掌握基础技能;针对“ 骨干人员” ,开展“ 数字化进阶培训” ,邀请大数据分析师、平台运营专家授课,重点讲解数据挖掘、舆情分析、平台优化等内容,培训后安排实战任务,如要求骨干人员为支部制定数据分析报告;针对“ 管理干部” ,开展“ 数字化战略培训” ,解读数字中国政策、分享先进地区经验,提升干部统筹规划与决策能力。
“ 外部引进” 方面,通过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引进计划,面向社会招聘计算机、大数据、网络安全等专业人才,充实基层政工队伍,明确技术人才职责为平台维护、技术指导、数据安全保障;“ 内部培育” 方面,选拔年轻政工人员参加“ 数字化人才定向培养计划” ,送往高校、科技企业进修,培养既懂党建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某地级市党组织通过该方式,3年内培育出 50 余名“ 党建 + 技术” 复合型人才,解决了基层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结束语: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顺应数字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基层党组织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虽面临技术应用浅表化、机制不完善、队伍素养不足等问题,但只要找准转型路径,通过深化技术应用、完善转型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就能推动数字化转型不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苏广聪.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上海企业,2025,(08):42-44.
[2]张晓燕,刘珊珊.电力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新思路[J].现代企业文化,2025,(16):62-64.
[3]乔连生.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的协同研究[N].山西市场导报,2025-04-01(015).
[4] 张 涵 . 国 企 政 工 工 作 路 径 及 优 化 措 施 [J]. 现 代 企 业 文化,2025,(09):55-57.
[5]李国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25,(0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