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药学干预模式在中药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与实施效果分析
裴思侃
身份证号:130128199208021524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改革和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我国医药卫生监管体系逐步完善,药师的责任也随之改变。药学服务的基本内容涵盖了患者用药的全过程。因而,在常规的药物调配之外,还涉及临床药物治疗、治疗药学监测、用药教育、用药咨询等方面的工作药事管理工作需要在整个用药流程中为患者创造最佳效果,为患者提供全程的药学管理。这就需要临床药师主动参与到药物的治疗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医药知识和专长,利用现有的药品和检验方法,并根据临床实践,参与用药方案的制定。本文主要分析了以促进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为出发点的药师药学干预模式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4 年1—6 月期间在医院接受药学管理的 80 例患者,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中药学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中药学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接受药师药学干预模式,进一步完善中药临床治疗监护实践与中药学咨询实践。对照组男20 例,女20 例,中位年龄45.7 岁。观察组男21 例,女 19 例,中位年龄 46.1 岁。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中药学管理。通过中药处方点评工作,初步进行临床处方的合理性分析与统计,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用药的管理提供依据。对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中药学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接受药师药学干预模式,进一步完善中药临床治疗监护实践与中药学咨询实践。具体如下。
(1)中药临床治疗监护实践。
① 收集病证信息。了解准确详实的病证信息是评估治疗方案的前提,这些信息帮助药师掌握患者病证情况、判断用药合理性、规范性。 ② 评估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方案的重点内容包括明确治疗目的、遴选治疗药物和分析给药方案。在全面了解患者病证信息之后,根据患者治疗需求和实际病情,核实药物治疗的必要性,确定治则治法和预期目标。在设计好治疗方案基础上,根据饮片或患者的特殊原因,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 ③ 监护治疗效果。对用药后的机体反应进行监测,采用的方法是考察机体用药后的症状、体征、舌脉象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监测目的是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和防范药物不良反应。对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过程进行监测,采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测定血液、尿液及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评价和指导药物治疗过程。④ 开展用药教育。就药品使用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和教育,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针对儿童、老年人、妊娠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用法用量的必要调整。告知患者服用药后可能出现的机体正常反应,这些反应是疗效发挥的必然过程和表现,减轻其发现异常后的心理负担。告知患者与本次治疗药物存在相互作用药物和食物,在日常饮食和联合用药时应注意。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疗程,提醒其不宜在未经医师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停药,或擅自重新开始以往的药物治疗方案。告知患者中药的药物属性,不提倡过度、盲目的自行用药和养生保健。告知患者应严格按照处方用法用量使用,任何更改医师用药医嘱的行为都是不提倡的,治疗方案的更改和调整必须经医师或药师的同意。
(2)中药药学咨询实践。
通过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微信咨询、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用药咨询工作。每一次药学咨询完成后均保留记录。咨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患者处方号或病例号、性别、年龄、诊断、联系方式、问题类型、问题概述、简要回复等。所有的咨询记录定期总结和分析评价,反馈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督导落实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药学管理质量与健康教育效果。药学管理质量方面,比较两组合理用药、效果监测、处方调剂、处方审核评分。健康教育效果方面,比较两组用药
方式方法、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用药依从性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 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χ-±s)(χ-±s) 进行描述并利用 t 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而计数资料采用 [n(%)] 进行描述并利用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药学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合理用药、效果监测、处方调剂、处方审核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药学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分,χ ¯¯± s)

2.2 两种药学管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效果评分比较
观察组用药方式方法、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种药学管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效果评分比较(分,χ ¯¯± s)

3 讨论
随着科技进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医药卫生保健和用药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药学人员向社会公众提供符合伦理和执业标准的药学服务是药学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药学服务是“ 与药物使用” 有关的“ 服务” 。“ 服务” 是指患者对药品的特定需要,包括以物质为基础的医疗服务,包括为患者提供的信息和知识,是指药人员对患者的关爱与义务。药学服务必须落实到药物使用效果上,即更好的疗效、更少的不良反应。同时药学服务工作应注重患者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目标。药学服务还应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形式满足患者在药物使用上的特殊需求,包括药物选择、给药途径与方法、不良反应监测与规避、疗效评估、健康教育等。
为了使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药学服务的工作一定要严谨。在开展药学剂服务时应遵守基本的准则,以保证其严格执行。在患者的资料搜集上,药学人员必须在保证私密性的情况下与患者沟通,患者的个人资料必须严格保密,只有在患者的许可下,或者根据相关规定,方可向别人公开。在信息的评价与治疗计划的规划上,医师及其它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共同努力,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并将危害人体的健康因素最小化。临床药师也应该将每一步的处理方案和预期的治疗效果记录在患者的档案中。在执行用药方案时,药师应让患者完全了解其治疗方案,保证患者能接受全部必要的处理方式,并密切关注其执行;以保证药物的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管鸽,茹闪闪,荣春蕾.临床药师对改进基层中医院中药合理应用作用与工作内涵[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21):1589-1591,1596.
[2]李齐力.中药药剂师在促进医院中药合理应用方面起到的作用探讨[J].健康管理,2020(33):31
[3]马娟娟,高旭,石婧,等.从辅助用药管理角度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合理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6):75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