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背景下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
魏丽
合肥市贵池路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小衔接背景下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通过对某幼儿园小班幼儿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关于幼儿自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行为控制能力、专注力以及计划执行能力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小班幼儿在自我管理能力各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独立穿衣、用餐以及情绪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研究认为,家长和教师需要在幼小衔接阶段,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教育策略
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而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小衔接背景下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家长访谈的方式,全面了解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表现。
本研究对象为某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及其家长,共涉及四个班级的101名幼儿。研究工具包括自制的问卷和访谈提纲,涵盖幼儿的自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行为控制能力、专注力以及计划执行能力等五个方面。数据收集采用现场发放问卷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数据分析则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呈现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一、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一)自理能力
在独立穿衣方面,数据显示,50%以下的幼儿在家能够独立完成此项任务,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幼儿年龄较小,协调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冬季衣物较多,穿脱较为困难,因此大部分幼儿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在假期中对幼儿的照顾较为细致,也影响了幼儿独立穿衣能力的发展。
独立用餐方面,大部分幼儿在家能够自己吃饭。数据显示,90%以上幼儿能够独立用餐,这一情况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鼓励幼儿自理,从小培养其独立性。家长们普遍注重幼儿的自理能力,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用餐任务。
自我卫生管理方面,数据显示,约61.39%的幼儿能够主动要求刷牙、洗脸,但仍有部分幼儿需要成人提醒才能完成此项任务。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需要主动入厕,并在便后冲水,这表明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有一定基础,但在某些细节上仍需加强。
(二)情绪管理能力
在情绪稳定性方面,55.45%的幼儿情绪较为稳定,很少因小事哭闹不止。然而,44.55%的幼儿在情绪管理上表现出不足,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多数幼儿能够在强烈情绪反应时,逐渐平静下来,表明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幼儿情绪管理的培养。
(三)行为控制能力
社交行为上,数据显示,95%的幼儿能够与同伴和睦相处,分享玩具和物品,但在规则意识上,部分幼儿仍需成人提醒,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控制音量和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爱惜物品和控制使用他人物品的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幼儿需要成人的引导和教育。
(四)专注力
专注力的差异较为明显。玩玩具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有26名幼儿能够持续专注30分钟以上,而部分幼儿在感兴趣的活动上专注时间较短,容易分心。约73.27%的幼儿偶尔会在绘画、拼图等活动中分心,表明幼儿在专注力发展上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五)计划执行能力
在任务完成情况和遵守计划能力上,67%的幼儿能够向家长传达幼儿园的小任务,但只有43.56%的幼儿能够坚持完成一件事后再做别的事。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幼儿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坚持完成任务。遵守生活中的规则方面,大部分幼儿在成人提醒下能够做到,但仍有少数幼儿需要进一步培养。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在自我管理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需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加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影响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否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是否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自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数据显示,大部分幼儿在家中能获得一定的独立性锻炼,但在需要家长引导和鼓励的环节上,部分家长存在保护过度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发展。
家长陪伴时间的多少也显著影响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调查显示,每天陪伴孩子时间较长的家庭中,幼儿在各项自我管理能力上表现较为出色。这是因为家长在陪伴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幼儿在自我管理中的不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而那些陪伴时间较少的家庭,幼儿在自我管理能力上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幼儿园因素
教育环境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否鼓励幼儿自主、自理,是否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这些都直接影响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数据显示,幼儿在园期间,能够参与各种自理活动和情绪管理训练,这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教师指导方法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鼓励和支持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相反,如果教师采用过于严格或放任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幼儿在自我管理能力上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教师应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鼓励幼儿自主完成任务,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和支持。
三、提升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家庭教育策略
增强幼儿独立性是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家长应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小任务,如穿衣、用餐等,逐步培养其自理能力。家长应注意在提供帮助时,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尝试和锻炼。
建立良好家庭氛围对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家长应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更容易发展出稳定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控制能力。家长还应注意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二)幼儿园教育策略
强化自理训练是提升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园应设置专门的自理活动,如穿衣比赛、自主用餐等,让幼儿在实践中锻炼自理能力。教师应在活动中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各项自理技能。
注重情绪管理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挑战。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情绪调节能力,帮助他们在遇到挫折时保持冷静,逐步发展出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结合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将更加显著。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能够帮助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顺利过渡,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研究通过对幼小衔接背景下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发现幼儿在自理能力、情绪管理、行为控制、专注力和计划执行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合理的家庭教育策略和幼儿园教育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其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打下坚实基础。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长期发展,并探索更多有效的教育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艳红.让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成为幼小衔接的金钥匙[J].前卫, 2023(15):01100112.
[2] 孟红芳.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教师, 2023(10):9092.
[3] 叶榕."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的开展策略 ——以永修县涂埠幼儿园为例[J].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