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文本深度阅读中问题设计与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马光英
惠东县吉隆中学 615361
引言: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时期逐步形成的必备品格与关键性能力,其中包括了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意识,学习方式与互动交流能力。因此,只有学生发展了英语核心素养才能够好掌握英语阅读能力,有助于初中英语文本深度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有一定理解抽象化知识的要求,同时也是初中英语深度阅读的教学重点。所以,教师需要在英语深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问题设计与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将思维导图的特有优势发挥到课堂教学中,简化教学内容的分析步骤,并以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将其发挥最大作用,助力初中英语文本深度阅读质量的提升。
一、在英语文本深度阅读中运用问题设计与思维导图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语言是英语阅读的基本,也是传输信息与情感的重要工具,是学生发展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与英语认知发展的基础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文本深度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与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结合初中文本阅读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发挥问题设计与思维导图的特性,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让学生更为清晰明朗地看到学习重点内容,让其更好地掌握与理解相关知识,帮助其逐渐提升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将学习效率进行提高。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不同民族色彩受到不同文化所影响,在交流互动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特定思维模式,拥有跨文化意识能够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可以正常地交流。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强化自身英语表达能力尤为关键。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频繁与广泛的语言,其中包含了许多文化元素,只有学生理解与掌握了相关文化,才能够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不断强化自身英语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文本深度阅读中问题设计与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英语阅读主题精细化教学步骤
在初中英语文本阅读的教学内容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着自己的主题,通过主题的明确能够更为有效的找到教学方向[1]。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开启前就需要明确阅读主题,以此来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英语阅读任务。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将学习内容与学习步骤进行精细化,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学习方向,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阅读乐趣,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同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导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整体上掌握英语阅读的方向,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英语阅读内容。
在具体问题方面,根据布鲁姆课堂提问,教师可提出的问题主要分为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分析型、评价型和创造型问题六种。而在英语文本深度阅读教学中,学生无需记忆内容,深度阅读行为以理解、分析、评价为主,因此教师选择的问题也要以理解型问题、分析型问题、评价型问题为核心。若在阅读教学中衔接写作或其他实践类活动,则可加入创造型问题。在设计阶段,教师可结合教学主题,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随后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问题的形态。
例如,在教学到(外研版)初中英语《Finding out what belongs to whom》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就需要将其教学主题进行清晰化。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教学主题是“ 失物招领与保管” ,其中需要让学生了解名词所有格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掌握相关英语词汇与语法结构,并能够将相关知识运用在交际中。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英语段落的分布进行分析,探究其语篇类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出其中关键信息,如“ crayon, eraser, glove, wallet, watch,whose, lose, lost, find,” 等。同时,根据通过思维导图精细化的学习步骤,设计理解型问题以及分析型问题,如“ Whose wallet is this?” 或“ Whosecolored pencils are these” 等,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内容进行回答,调动阅读氛围的活跃化。
(二)有效构建思维导图与问题应用
在初中英语文本深度阅读教学中,将思维导图与问题设计应用在课堂中,需要其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更为有效的阅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并以思维导图与问题应用,强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英语阅读情感体验进行扩大,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学习能力与人文修养。
在思维导图角度,当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思维导图本身便可作为吸引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点,不论是待填充的思维导图框架还是用于热场的相关知识思维导图都能够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更能够帮助学生排除前期阅读障碍。在问题应用方面,教师需要根据阅读进度提出适合学生的问题。从课堂主体的角度来分析,教师抛出的问题可以分为指向性问题、引导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其中指向性问题指教师直接指出问题点来让学生回答,或问题本身对学生可回答的内容具有极强的约束性,适合作为教学串联,保持教学节奏;引导性问题主要指教师用于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适合在阅读的前中段帮助学生推进阅读节奏、理解文章内容;开放性问题则指教师提出不指定结果且无固定结果的问题,一般用于在阅读后段帮助学生延伸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用不同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
结束语:综上所述,英语文本深度阅读学习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有关键作用,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入思维导图,快速为教学明确主题与核心内容,并以多元化问题为引导,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脉络,提升其对学习内容的结构分析,强化其问题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知识总结能力。通过问题设计与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师也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对自身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并及时做出有效调整,以达到提高初中英语文本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柴晓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深度阅读问题的设计[J].英语画刊(高中版), 2020,(34):94-95.
[2]代朗朗.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 2025,(21):54-56.
[3]蒋俊南.思维导图助力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山西教育(教学), 2025,(0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