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园主题式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张永凤
凤冈县第一幼儿园
引言
当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强调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共育,绘本阅读作为早期语言与情感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活动设计需打破园所与家庭的边界。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尝试以主题式绘本阅读为媒介,整合家长参与力量,通过系统化的活动设计与双向沟通机制,实现教育目标与方法的一致性,从而在提升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推动家园教育协同体的深入发展。
一、主题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要点(一)主题选择贴近幼儿生活
在为幼儿选择绘本主题时,应当从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日常经历出发。例如,《幼儿园的一天》这类绘本生动地展现出入园适应的过程, 容易 宝》系列则围绕刷牙、吃饭、睡觉等常见生活场景,帮助幼儿在阅读中 抽象,应包含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多个实际方面,比如通过描绘季节 助的故事培养情感与社会交往能力,还可以借助涉及规则类的内容,如排 遵守基本社会规范。每一个主题都应有其清晰的教育目标,确保阅读过程不仅带来乐趣, 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支持幼儿全面发展。
(二)活动形式注重互动体验
传统的绘本讲读方式往往以教师讲述、幼儿倾听为主,现在则应更多强调孩子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丰富阅读活动,例如将绘本与手工结合,鼓励孩子制作故事中角色的头饰或道具,增强对内容的理解和想象。也可以把绘本与游戏融为一体,通过情景再现或角色扮演,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情节、表达情感。此外,将阅读延伸到户外也是一种有效方式,比如先带领孩子观察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昆虫,再共读与之相关的绘本,这样既提升了感知能力,也加深了阅读印象。以《蚂蚁和西瓜》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孩子户外寻找蚂蚁、观察它们的行为,之后回到教室制作西瓜主题的手工作品,让阅读通过实际操作变得生动而持久。
二、家园协同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家长参与活动设计
主题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初期,幼儿园可主动邀请家长加入设计环节,定期采用问卷调查或小组座谈的方式,广泛收集家长推荐的绘本以及他们观察到的幼儿兴趣点。教师团队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筛选出适宜的主题和书目。当发现一定数量的家长都提到孩子对某一类内容特别感兴趣,比如交通工具,那么园所就可以据此设计一个以交通工具为核心的主题周,选用如《火车头》等相关绘本作为主线材料。
接着,可以进一步挖掘家长资源,邀请那些从事与主题相关职业的家长来到班级参与活动。例如请一位在交通系统工作的家长,来分享火车的运行方式或交通规则,通过实物图片、视频或简单模型等辅助形式,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绘本内容。这样的安排不仅丰富了活动形式,也建立起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关系。家长的实际参与使得绘本主题更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既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家园共育的实效性。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教育从家庭中来、到家庭中去的理念,真正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二)建立双向反馈机制
幼儿园可以建立一套简单实用的反馈机制,帮助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表现与成长。教师可设计一份清晰的阅读记录表,请家长定期记录孩子在家中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的书名、孩子的兴趣反应、提出的问题以及在理解或表达上遇到的困难。这份记录不仅帮助家长更系统地关注孩子的阅读发展,也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然后定期回收并认真分析这些阅读记录,从中把握幼儿的整体兴趣倾向和个别需求。例如,若教师发现多个孩子对《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情感表达的方式感到困惑,则可以在班级中安排相应的延伸活动,如设计亲子互动环节,引导家长和孩子通过身体动作、情景模仿等方式表达关爱,降低情感主题的抽象程度,增强孩子的体验与理解。
除了书面记录,幼儿园还可通过家长见面会、线上沟通群等渠道,就绘本活动的进展与调整与家庭保持互动,及时传递教学意图并听取家庭的意见。这种结构化的反馈循环,不仅让家庭阅读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了内容互补和目标统一,也真正形成了家园共育的合力,为幼儿语言和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稳定支持。
三、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一)控制主题数量保证质量
组织主题绘本阅读活动时,应当合理规划每学期的主题数量,一般以三到四个核心主题为宜。过多的主题容易导致教学分散,使幼儿难以深入理解与吸收内容。相反,集中精力在有限的主题上,有助于幼儿建立起完整的认知体验和情感联系。例如在小班上学期,可以重点围绕幼儿入园适应和同伴交往两方面展开,选取《汤姆上幼儿园》《好朋友》等经典绘本,通过连续数周的故事讲述、讨论和相关活动,帮助幼儿逐步适应新环境,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这种安排既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也能够保证教育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
(二)关注个体差异提供支持
幼儿在阅读兴趣和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在组织绘本活动时应当注重因材施教。对于注意力时间较短或阅读意愿不强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有声绘本、触摸书等多样化材料,通过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途径激发其参与兴趣。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想象的幼儿,则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故事续编或创作,例如提供空白自制书引导他们画出或说出自己的结局。通过这样分层支持的方式,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活动的全面包容与有效开展。
结语
主题绘本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形成合力。通过生活化的主题选择、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常态化的协作机制,既能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实践中应注重细节调整,根据幼儿反馈持续优化方案,真正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许文杰. 绘本教学促进大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D]. 河北:河北大学,2023.
[2] 倪雪雷. 绘本主题活动促进 5-6 岁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以中国本土科学绘本为媒介[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3.
[3] 朱尉琴. 绘本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 启蒙,2025(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