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与方法探讨
张景媛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中职教育综合体系中,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不仅维系着中职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水平,更对其未来职业发展走向具有重要影响。于中职学生而言,数学应用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常常与逻辑思维、判断推理水平相挂钩,亦是其发展自身职业能力、奠定终身学习基础的关键内容。鉴于此,探究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高低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攻克某一单元的知识内容,还在于深度挖掘学生数学思维潜力,培育其独立思考、实践应用思维和能力。本文即立足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开展现状,探究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创新路径和发展策略,以全面激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奠定其全方位发展根基。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策略方法;探究
一、提升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现实意义分析
(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加快其进行专业学习的进程,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其初步奠定起终身学习思维及能力。学生在灵活化利用数学抽象定理、公式、概念的过程,往往是学生创新思维、解题技巧的提升阶段,当学生具备数学逻辑思维后,更容易树立起严谨的科学观念及理性思维,从而促使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全过程的拔高。此外,由于数学学科处于动态的更新和发展状态,培育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为其迈向职业道路进行终身学习而奠定良好基础[1]。
(二)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对于其掌握专业技能、树立职业思维具有关键效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通常与中职院校开设的工程技术、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息息相关,当学生个人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和夯实,其也就能够从全新的科学视角、理性思维看待和掌握职业知识,使得专业技能水平能够朝着精准化、实用性的方向不断深化。同时,这种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看待事物的“一体两面”思维,从而增强学生在求职市场上的个人竞争力,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观。
二、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
聚焦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内容维度可以得知,目前部分中职院校数学课程设计与内容常常偏向于传统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技巧的训练层面,在数学实际问题的建模、应用方面却鲜有涉及,这一教学内容显然与中职学生发展需求无法匹配。随着数学知识应用范畴的持续扩张,数学技能俨然已经成为工程设计、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必要工具,中职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致使许多学生无法适应求职市场的新变动,亦无法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至专业实践的环节中。
(二)教学方法单一性
现阶段,部分中职数学教师倚重于传统形式的讲授教学模式,将学生放置于被动的接收地位,学生的主动学习契机无法得到根本性的保障。一方面,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重构能力,但此类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开发,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功能,致使学生很难与“枯燥”的数学符号、知识产生共鸣;另一方面,讲授式教学法缺乏一定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学生难以与同学、教师展开互动交流,缺乏必备的合作机会与渠道。
三、提升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创新策略分析
(一)优化教学内容,引入职业数学案例
提升中职学生数学应用的切入点便在于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优化,在这一优化过程中需要尤为关注内容的实用性设计与前瞻性设计。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在确定年度、月度教学计划前,应当充分考量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特性与发展需求,将数学知识巧妙地与职业技能进行衔接,从而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契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以中职院校中的汽车制造专业为例,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知识时,可以引入汽车制造过程中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实例,引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在引入职业教学案例时,还需要注重案例选择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操作性,不仅应当完整呈现学生所学专业中的实际问题,还需要具备适当的挑战性和益智性,以便于学生在教师的统一引导下开展实践应用[2]。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阶段中,可以选取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型,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任务驱动为例,该模式要求教师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情境紧密联系的实践任务,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职业教学实训环节中。以“概率与统计”章节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市场调研报告”的综合性人物,要求学生以小组为探究单位,模拟专业化的市场调研团队,针对日用品、化妆品、蔬菜瓜果等特定商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应用概率论、统计知识来对收集而来的市场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与深入分析,最终形成完整的市场调研报告。在任务的实施初期,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市场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掌握概率、统计领域的基础专业知识。随后,学生在具体的执行阶段中,应当自主地设计调查问卷,以收集市场数据信息,并且运用数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实时统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听讲参与度不仅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其独立思考和数学知识应用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夯实。
(三)加强实践练习,提升学生解题熟练度
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实践策略与路径的持续打磨。鉴于此,数学教师应当领悟到数学实践的必要性和关键性,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课后巩固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这些题目既应当包括基础题型的夯实巩固训练,也应当适当的拓宽创新题型,以完善学生的解题思路体系,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点的灵活应用程度。在学生进行数学练习时,学生应当密切关注其课堂表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有效地投入至数学知识的应用练习过程中[3]。
结语:综上所言,全面强化中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既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亦是适应素质教育、终身学习战略的关键一环,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当有效整合各类数学教学资源,有限衔接专业与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全面提升自身在职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艳.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方法探讨[J].电脑迷,2023(11):175-177
[2]崔丽亚.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1(10):123-125
[3]田静静.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3(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