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造船用管材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作者

于锐 秦安全

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旻山东威海

引言

在现代船舶制造过程中,管材广泛应用于动力系统、冷却系统、燃油输送系统等关键部位,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船的安全运行。由于船舶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如高湿、盐雾、振动等,对管材的耐腐蚀性、强度、密封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究造船用管材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保障船舶整体质量和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造船用管材的分类与应用特点

造船用管材依据材质不同可进行细致分类,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碳钢管成本较低,常用于一般流体输送系统,能以相对经济的方式满足基本的输送需求。合金钢管凭借出色的性能,适用于高温高压系统,像锅炉管道这类对管材性能要求严苛的场景,合金钢管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锈钢管以其强大的耐腐蚀性,在海水冷却系统中成为首选,能够在恶劣的海水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铜镍合金管主要应用于海水系统,不仅具备良好的抗生物附着能力,还能有效应对海水的侵蚀。而塑料管轻质且耐腐蚀,不过强度较低,通常多用于辅助系统。这些管材在船舶应用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船舶长期航行于海洋,管材工作环境复杂,极易遭受腐蚀;同时,船舶内部安装空间有限,管材需要适应紧凑的布局;部分系统对管材的承压能力要求颇高,管材需承受较高压力;此外,为防止泄漏引发安全事故,管材的密封性要求极为严格。

2.影响造船用管材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造船用管材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原材料质量,若原材料成分不达标或存在杂质,将对成品管材产生严重影响,如钢材中硫、磷含量过高会增加脆性,合金元素配比不当会影响热处理效果,不锈钢中铬、镍含量不足会降低抗腐蚀能力,这些都会导致成品管材力学性能下降、耐腐蚀性减弱等问题。第二,生产工艺作为影响管材质量的关键环节,常见问题众多。成型工艺不稳定会出现焊接质量差、焊缝存在气孔、夹渣、未熔合等缺陷;热处理不当会造成组织不均、硬度分布不合理;表面处理不规范,像除锈、涂层厚度不均,会影响防腐性能;尺寸精度有偏差则会影响安装配合度和系统密封性。第三,缺乏科学、系统的质量检测体系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缺乏无损检测(NDT)设备或操作不规范,材料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测试不全面,质量追溯体系不健全,难以定位问题源头。

3.造船用管材质量控制对策

3.1 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要从源头上保障造船用管材的质量,必须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与检验环节。首先,应建立科学、系统的供应商评估机制,优先选择具备稳定供货能力并通过 ISO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优质供应商,从源头减少材料波动带来的质量风险。其次,对所有进厂的原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化学成分分析和机械性能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防止因成分偏差或性能不达标而影响后续加工与使用性能。此外,还应实施原材料批次管理制度,对每一批次的材料进行标识与记录,实现从入库到使用的全过程可追溯,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从而全面提升原材料的可控性与稳定性。

3.2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是提升造船用管材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提高成型精度,应积极推广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这些先进设备能够凭借精确的程序控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生产出尺寸更精准、质量更稳定的管材。在焊接环节,要严格规范焊接工艺评定(WPS)和焊工资质认证。只有经过专业评定的焊接工艺和具备相应资质的焊工,才能保证焊缝的质量,减少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的出现。热处理工艺对于管材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必须严格执行其工艺参数,确保材料组织均匀,从而使管材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在表面处理方面,应提升技术水平,采用喷砂、钝化、涂层等综合防护措施,增强管材的抗腐蚀能力。

3.3 完善质量检测体系

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是保证造船用管材质量的重要防线。首先,要配备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如超声波、射线、磁粉探伤等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在不破坏管材的前提下,检测出管材内部的微小缺陷,大大提高了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要制定一套完整且详细的检测标准和作业指导书,为检测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依据,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也是十分必要的。将每一批管材的检测数据、生产信息等录入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分析。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质量趋势和潜在问题,为质量改进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应定期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抽检。第三方机构具有独立、公正的特点,其检测结果更具公信力,能够有效增强客户对管材质量的信任。

3.4 改进储存与运输管理

管材在生产完成后的储存与运输环节同样对其最终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必须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加以控制。首先,应设立专用的管材仓储区域,配备良好的通风与防潮设施,避免因环境湿度过高而导致锈蚀或氧化;对于不锈钢、铜镍合金等特殊材质管材,还应单独存放,防止与其他金属接触引发电化学腐蚀。其次,在包装方面应采用防潮膜包裹、端部密封、隔离垫层等保护措施,以有效隔绝外界水分和杂质污染,确保管材表面清洁与性能稳定。搬运过程中应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例如使用专用吊具、防撞卡具及叉车托架,严禁野蛮装卸或随意拖拽,防止管材出现弯曲、压痕或划伤。在运输环节,应根据管材规格合理安排装车方式,采用固定支架或绑扎带进行稳固,防止运输途中因颠簸、碰撞造成变形或损伤。

3.5 强化人员培训与质量意识

提升造船用管材质量不仅依赖于先进设备和优良工艺,更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严谨的质量意识。因此,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内容涵盖原材料识别、焊接操作、热处理控制、检测方法等多个关键技能,确保员工掌握专业操作要点和最新行业标准。例如,针对焊接人员可开展模拟实操训练,并结合焊缝外观检查与无损探伤结果进行评估反馈,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平。同时,应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质量事故回溯等形式,使员工深刻理解“质量第一”的理念,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操作细节中。此外,建议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对在质量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班组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反之则对因操作失误导致质量问题的行为进行追责,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质量文化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船用管材作为船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对原材料、生产工艺、检验检测、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才能有效提升管材质量水平。未来,随着智能制造和绿色造船的发展,应进一步推动管材生产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以满足更高水平的船舶建造需求。

参考文献

[1]穆在坤.浅谈船舶建造过程中管系制造与安装检验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20,No.444(08):151-152.

[2] 徐 利 . 船 舶 管 路 焊 接 质 量 控 制 措 施 [J]. 船 舶 物 资 与 市场,2021,29(05):107-108.

[3] 闵 新 磊 . 船 舶 管 系 安 装 检 验 要 点 分 析 [J]. 船 舶 物 资 与 市场,2022,30(0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