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养殖模式下饲料营养调控对畜禽健康的影响研究
朱永康
灵寿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省石家庄市
摘要: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持续增强,畜牧养殖领域内生态友好型养殖技术的采纳正迅速扩展。绿色养殖强调使用由植物原料制成的绿色饲料,如青草、秸秆等,这些饲料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及消化利用率均有积极影响。通过合理的营养调控,绿色饲料能够满足畜禽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同时减少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风险。
关键词:
引言
畜牧业在农业产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确保食品安全稳定供给的基石,也是激发农村经济活力的重要驱动力。合理的饲料营养调控可以满足畜禽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从而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通过饲料营养调控可以增加动物对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量,促进畜禽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提高肉类和蛋类的产量。这种调控不仅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还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饲料营养物质均衡调配对畜禽健康的重要性
1.1确保畜禽健康成长
合理调配营养成分是科学饲养的内在要求。在绿色畜牧家禽养殖观念中,确保饲料营养均衡,是提升饲养品质的根本前提。在畜禽饲养过程中,饲料包含众多营养成分,实现这些成分的均衡配比,对畜禽的成长速度及肉质品质有着巨大的影响[1]。现实中,部分地区在畜禽饲养上忽视了饲料的营养配比,导致了畜禽繁殖效率低下、肉质不佳等问题,凸显了饲料营养配比工作存在的短板。故而,在当下畜禽养殖的现代化背景下,饲料的营养均衡配比成为了科学饲养的必然要求,它能在确保全面营养供给的同时,满足畜禽对钙质、维生素等基本营养素的需求,为它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饲料内含丰富多样的营养成分,其均衡配置直接关系到畜禽的生长速度和肉质优劣。实际情况表明,部分地区在畜禽饲养实践中,对饲料营养调配的重视程度不足,进而引发了畜禽繁殖力下降、肉质品质不佳等问题,这反映了饲料营养调配工作上的疏漏。因此,在现代畜禽养殖体系中,饲料营养成分的均衡配置已成为科学养殖的关键要素,旨在通过全面均衡的营养供给,确保畜禽获得充足的钙质、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素,为它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1.2 满足畜禽基本营养需求
营养均衡配置是畜禽饲养营养管理的重要要求。实际上,畜禽饲养过程中常面临钙、维生素等关键营养素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会抑制畜禽的生长速度,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大量死亡,严重损害了畜禽养殖的整体效益。为此,饲养过程中需重视营养物质的均衡配置,依据畜禽的具体营养需求,实施精准的营养调配,特别是要确保钙、维生素等关键营养素的合理供给,通过科学配比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营养物质的均衡配置不仅是畜禽养殖中营养供给的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畜禽养殖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推动养殖科学化的重要支撑。
2.绿色养殖模式下畜禽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均衡调配策略
畜禽饲料中,营养素的均衡分配是养殖的最基本要求,并且是确保养殖品质的关键所在。经研究发现,畜禽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均衡配置需遵循科学性与合理性原则,结合均衡调控与因地制宜原则,以确保饲料营养调配的高品质。
2.1 科学调配营养物质,保证营养需求
在畜禽饲料的营养配制环节,均衡营养的理念应被严格遵循,旨在全面满足畜禽的基本营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特别关注微量元素的合理添加。这一做法不仅能有效提升畜禽养殖的整体品质,还能大大提高动物繁殖能力。首先,蛋白质是畜禽生长和生产的重要营养物质。在饲料配方中,应确保蛋白质的含量和品质满足畜禽的需求。同时,关注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如赖氨酸、蛋氨酸等,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此外,能量物质是畜禽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性能的基础。在饲料中,应合理搭配能量物质,如玉米、大麦、稻谷等,确保畜禽获得足够的能量供给。同时,注意控制能量物质的含量,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在饲料中,应确保矿物质如钙、磷、镁等和维生素A、D、E、K等的含量和比例满足畜禽的需求。特别是钙磷比例要适当,以保证畜禽的骨骼健康。同时,粗纤维有助于畜禽的消化和排泄。然而,过高的粗纤维含量会影响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因此,在饲料配方中,应合理控制粗纤维的含量,确保畜禽的消化生理特点得到满足。例如,青绿饲料和粗饲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改善畜禽的适口性和消化功能。在饲料配方中,可适当添加青绿饲料和粗饲料,如苜蓿粉、叶粉、玉米秸秆等,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青绿饲料在日粮中所占比例不能过高,以免影响饲料的营养平衡和消化率。最后,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畜禽的生产性能。然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绿色养殖的原则。可选用酶制剂、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绿色环保的饲料添加剂,以提高畜禽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适量补充不仅能有效预防疾病,还能为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进而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3 科学提高饲料品质,保证饲料新鲜
在现代畜禽养殖模式中,饲料品质的提升已成为保障养殖质量的关键要素。随着养殖科学的进步,人们对饲料营养均衡及品质控制的认识日益加深。为提高饲料品质,确保饲料新鲜与适口性,科学调配饲料营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饲料调配过程中,必须严格避免使用霉变等劣质物质,这些物质不仅会损害饲料的营养价值,还会对畜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选择优质原料,确保饲料新鲜,是提高饲料品质的首要任务。
此外,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也需得到有效控制。适量的粗纤维有助于畜禽消化,但过量则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和养殖质量。一般而言,将粗纤维含量控制在3%左右,能够较好地平衡饲料的营养需求与畜禽的消化吸收能力。
畜禽饲料的营养调控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畜禽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以及最终产品的品质。因此,在畜禽饲料品质控制中,必须注重科学调配,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这不仅要求我们严格把控原料质量,还需要在饲料配方、生产工艺等方面不断优化,以确保畜禽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从而实现绿色、高效、健康的养殖目标。
2.3科学存放畜禽饲料,防治出现腐败霉变
在绿色养殖模式下,畜禽饲料的科学存放是确保饲料营养品质、防止腐败霉变的关键步骤。饲料的存放环境对其保存质量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为了避免饲料受到阳光直射和潮湿的侵害,应选择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存放。这样的环境能有效减少饲料中的水分含量,降低霉菌生长的风险,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控制效果。同时,良好的通风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保持饲料的干燥,进一步防止霉变。在饲料存放过程中,还需注意防范虫害和鼠害。这些害虫不仅会破坏饲料的完整性,还可能携带病菌,对饲料造成污染。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防虫防鼠措施,如设置防鼠网、定期检查等,确保饲料免受外部因素的侵害。此外,畜禽饲料配方的稳定性和营养元素的均衡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随意变更配方可能会破坏饲料的营养平衡,影响畜禽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因此,在制定饲料配方时,应充分考虑畜禽的营养需求、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饲料原料的供应情况,因地制宜地选配饲料,以降低饲料营养调配成本,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为了提高饲料在存储过程中的营养保护效果,饲养人员的专业能力也至关重要。他们应具备丰富的饲料调配和存储知识,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饲料腐败霉变,确保饲料在存储期间保持最佳的营养状态。同时,饲养人员还应定期检查和评估饲料的存储条件和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畜禽提供安全、营养丰富的饲料。
结语
总之,饲料营养的均衡调配不仅是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关键,更是推动畜禽养殖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持续探索和实践,不断优化饲料配方与存储管理,我们可以为畜禽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营养来源,进而促进整个畜禽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鑫,姬红波. 鸭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均衡调配分析 [J]. 畜禽业, 2020, 31 (08): 35+37. 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0.08.020.
[2]屈建莉. 肉羊舍饲饲养中精饲料及营养调配 [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 (15): 50-51.
作者简介:姓名:朱永康,出生年月:1983年10月12日,性别:男,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