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在青稞种植中的应用与推广策略
扎西索朗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卡玛多人民政府 855600
1 引言
青稞是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粮食作物,因其耐寒、抗病、成熟期短等特点,被誉为“高原粮食之根”。长期以来,青稞种植以传统农耕方式为主,存在产量不稳、抗逆能力有限和劳动力投入过大的问题。随着国家对高原农业的重视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逐步普及,青稞种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青稞产业逐渐承担粮食保障、特色食品加工及农牧民增收等多重功能的背景下,推动现代农业技术与青稞种植的深度结合,不仅是提升产量和品质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将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现代农业技术在青稞种植中的应用成效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推广策略。
2 现代农业技术在青稞种植中的应用
2.1 良种培育与推广
在青稞种植中,良种的选育与推广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近年来,科研机构通过分子育种和杂交育种等手段,培育出一批抗寒、抗病性强且适应性广的新品种,这些品种在高原地区试种时表现出较强的稳产性和较高的出粉率。与传统品种相比,亩产提升幅度普遍在 10%至 15% ,为青稞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也为农户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2.2 智能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
高原地区降水不均,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通过应用滴灌、喷灌等智能灌溉技术,结合水肥一体化模式,可以在青稞的拔节和灌浆等关键期精准补给水分和养分。据农田试验数据表明,采用该技术后亩均节水可达 25% 左右,化肥利用率提升至 70%以上,不仅解决了传统灌溉粗放的问题,还有效促进了青稞稳产增收,为高原农业节水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3 土壤改良与有机肥应用
由于青藏高原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青稞种植容易出现养分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逐步推广,配合使用生物有机肥,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升了保水保肥能力。例如,在部分试点地区,秸秆还田配合有机肥施用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 0.3 至 0.5 个百分点,青稞抗倒伏能力增强,产量稳定性提高。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地力,还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2.4 病虫害绿色防控
青稞种植面临锈病、蚜虫等多种病虫害威胁。近年来,绿色防控逐渐取代单一的化学防治模式。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结合诱虫灯、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的应用,农户能够更及时地采取防控措施。以西藏部分种植区为例,采用绿色防控后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约 30% ,青稞成品率和品质显著提升。这种方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确保了青稞产品在食品加工和出口环节的竞争力。
2.5 机械化与智能化应用
传统青稞种植依赖人工,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随着农业机械装备的更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逐步实现机械化。部分地区引进了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等智能设备,使劳动效率显著提高。智能化手段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也推动了青稞种植由“靠人力”向“靠科技”转型。
3 青稞种植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策略
3.1 加强示范推广
在青稞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示范田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典型区域建立高产示范基地,集中展示良种选育、智能灌溉和绿色防控等综合技术,农户可以直观学习操作流程和实际效果。例如,在日喀则市某试点,应用水肥一体化和机械化播种后,亩均产量提升了 15% 以上,吸引了周边农户主动跟进。示范推广不仅降低了农民尝试新技术的风险,也为区域规模化推广积累了实践经验。
3.2 健全培训体系
青稞种植农户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缺乏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农户的技术水平。培训形式既可采取集中授课,也可通过“田间课堂”“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展开。同时利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帮助农户随时随地学习。例如,某县开展的线上线下结合培训,使 80%以上的农户掌握了滴灌设备操作方法,为新技术落地提供了人才支撑。
3.3 完善服务体系
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户往往需要配套的技术咨询、设备维护和农资供应服务。通过建立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构建覆盖“技术指导—物资供应—售后保障”的完整链条,可以有效解决农户在使用新技术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部分地区建立的“农机合作社”为例,不仅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还统一采购有机肥和农药,帮助农户节省成本,提高技术应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4 强化政策支持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扶持。政府应加大对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绿色防控试点的投入,降低农户使用新技术的资金压力。同时,对表现突出的示范基地和合作社给予奖励,营造良好的推广氛围。西藏自治区近年实施的青稞良种补贴政策,使得新品种覆盖率达到 90%以上,有效带动了农户积极性,促进了先进技术的普及和规模化应用。
3.5 推进产学研结合
青稞技术推广需要科研、教育和企业的共同参与。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实现新品种研发、技术改良和推广应用的有机衔接。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企业负责转化与市场化推广,政府部门则做好桥梁与协调。
4 结论
综上所述,青稞作为高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粮食作物,其发展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与应用,为青稞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提升了产量、品质与效率。然而,当前在技术普及、推广体系建设及农户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亟需通过完善政策支持、健全服务体系和强化技术培训加以解决。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青稞种植将在良种培育、智能管理、绿色生产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实现突破,为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扈玉婷.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推广的途径和作用[J].种子科技,2024,42(2):62-64
[2]洛桑曲珍.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种子科技,2019,37(14):50-50,52
[3]张艳琳.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7(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