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甘油葡萄糖苷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治疗应用前景展望

作者

来庆英

371323198203278144

摘要:甘油葡萄糖苷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对甘油葡萄糖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其在临床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涵盖抗炎、组织修复、眼科疾病治疗等,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予以展望,旨在为甘油葡萄糖苷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

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持续发展,对具备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的需求与日俱增。甘油葡萄糖苷凭借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逐渐成为研究焦点。深入调研甘油葡萄糖苷,有助于挖掘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疾病治疗开辟新的策略与途径。

二、甘油葡萄糖苷的结构、性质与制备方法

(一)结构与性质

甘油葡萄糖苷存在多种构型,如甘油基  β  D  吡喃葡萄糖苷、2  α  甘油葡萄糖苷、1  α  甘油葡萄糖苷等。其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葡萄糖基与甘油基的连接位置及糖苷键构型上。这些结构差异赋予了不同构型的甘油葡萄糖苷各异的理化性质,例如,甘油基  β  D  吡喃葡萄糖苷具备良好的保湿和抗氧化性能,可用于化妆品中增加皮肤水分含量、延缓衰老;2  α  甘油葡萄糖苷稳定性优良,在化妆品和护肤品中能提升产品的保湿效果与稳定性,增强抗冻性能。

(二)制备方法

1. 酶法合成

①利用蔗糖磷酸化酶:以蔗糖、甘油为底物,在蔗糖磷酸化酶的催化下进行转糖基化反应生成2  α  甘油葡萄糖苷。如北京化工大学的研究中,使用高催化活性蔗糖磷酸化酶,在24h内使蔗糖快速转化,转化率达95%,2  α  甘油葡萄糖苷产量可达288.28g/L。

②改造微生物菌株提高酶活:借助基因工程手段对产生蔗糖磷酸化酶的微生物菌株(如肠膜明串珠菌)进行改造,提高酶的活性与稳定性,进而提升2  α  甘油葡萄糖苷的产量。优化反应条件后,其浓度可达到447.4g/L。

③选择合适的宿主菌表达蔗糖磷酸化酶:地衣芽孢杆菌是优良宿主,将其frur基因敲除后转入蔗糖磷酸化酶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菌株,可提高蔗糖磷酸化酶的酶活和2  α  甘油葡萄糖苷的产量,且无细菌内毒素产生。

2. 化学合成法: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合成甘油葡萄糖苷,但该方法存在副产物多、后续纯化步骤繁杂、经济性差等问题,目前并非主流方法。

3. 其他方法:如青岛中科蓝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的SCGP技术,经藻种筛选、光合微藻培养、提取加工和精品纯化等步骤制备2  α天然构型的甘油葡萄糖苷,最终实现了高纯度(99%)产品的制备。

三、甘油葡萄糖苷的应用研究现状

(一)药物领域

1. 核酸药物保护剂/稳定剂:如北京清科胜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所示,甘油葡萄糖苷可作为核酸药物的保护剂,防止核酸分子被降解,有助于维持其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2. 眼科用药

①缓解视疲劳润眼组合物: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甘油葡萄糖苷与透明质酸钠复配可用于缓解视疲劳润眼组合物,通过抗炎和清除氧自由基来缓解视疲劳,协同增效提高保湿性能,改善眼睛干涩、胀痛等症状。

②护眼贴/功能性护肤品:湖北马应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护眼贴能改善视疲劳和眼周肌肤细胞疲劳问题。

③益生菌生长促进剂/阴道护理:株式会社希松和东洋精糖株式会社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可促进Daederlein杆菌增殖,有助于维持阴道菌群平衡,预防或改善感染性疾病。

④口腔/喉咙/鼻腔用药气雾剂/喷剂/滴眼剂等:比托普股份公司的研究发现,甘油葡萄糖苷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由冠状病毒科ss(+)RNA病毒引起的事件,其通过强大的水结合能力减少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抑制病毒复制。

⑤眼部保护剂或角膜结膜病变抑制剂:东洋精糖株式会社和株式会社大冢制药工场的研究表明,甘油葡萄糖苷可抑制角膜结膜病变,保护角膜结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供水分和营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血糖水平上升和抗菌等有关。

3. 外用药

①治疗湿疹等皮肤疾病:透明质酸与甘油葡萄糖苷组合物可用于治疗由胸腺基质淋巴细胞介导的皮肤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瘙痒症、湿疹和皮肤过敏等Th2型皮肤炎症。

②促进损伤组织再生(如溃疡):比托普股份公司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可促进损伤身体组织的再生,尤其适用于慢性伤口或慢性溃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细胞渗透压力,防止细胞水损失,促进组织修复。

4. 口腔护理

①口腔抗炎修复:中科蓝智的研究中,含甘油葡萄糖苷的口腔护理组合物具有抗炎修复作用,其构型可为2  αGG、2  βGG、2S  1  αGG、2R  1  βGG等,与多种功能助剂协同发挥作用。

②治疗牙周炎和/或缓解牙本质敏感: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2  αGG构型的甘油葡萄糖苷可抑制牙龈成纤维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具有神经性抗敏功效,可用于治疗或缓解牙周炎、牙本质敏感等口腔疾病。

③缓解口腔干燥,预防牙周病:日本泽托克株式会社和东洋精糖株式会社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可缓解口腔干燥,抑制引起牙周病的病原菌,预防牙周病。

(二)化妆品领域

1. 透皮吸收促进剂:蔚一的研究中,甘油葡萄糖苷作为溶剂和增塑剂可帮助其他成分混合均匀,提高药物透皮效率,其机制是改变溶液表面张力,实现自驱动透皮给药。

2. 水通道蛋白激活剂:深圳市美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甘油葡萄糖苷可作为水通道蛋白激活剂用于光电术后屏障修护面膜,促进皮肤水分吸收和屏障修复。

3. 促进皮肤成分生成与基因表达增强

①促进结合型神经酰胺和鞘氨醇神经酰胺生成:大正制药株式会社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可促进结合型神经酰胺和鞘氨醇神经酰胺生成,增强角层结构,改善皮肤问题。

②增强COL1A1基因和/或ELN基因表达:青岛中科蓝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甘油葡萄糖苷可能通过激活ERK/MAPK通路增强COL1A1基因和/或ELN基因表达,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再生,对皮肤、肺部和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4. 生发/毛发护理

①生发:青岛中科蓝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可提升毛乳头细胞分泌VEGF的能力,促进头皮生发。

②毛发护理:东洋精糖株式会社的研究表明,甘油葡萄糖苷与甘油三酯结合可形成混合物,用于毛发护理,提高毛发的保湿、顺滑、柔软和光泽等性能。

5. 其他功效

①防腐剂/稳定剂:广州华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可作为防腐剂/稳定剂防止玫瑰花水腐败变质,其机制是与水分子和油分子形成氢键稳定成分。

②谷胱甘肽还原酶表达促进剂/抗氧化能力改善剂:东洋精糖株式会社的研究表明,甘油葡萄糖苷可促进谷胱甘肽还原酶表达,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可用于抗酸化产品、化妆品等。

③舒缓修复剂:成都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缓解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起到舒缓修复作用。

④氧化应激抑制物/抗皱、除斑点、痤疮:乐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甘油葡萄糖苷可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大气污染物质引起的皮肤障碍,如皱纹、斑点、痤疮和松弛等。

⑤治疗痤疮:部分研究中的组合物含有甘油葡萄糖苷,可用于治疗痤疮,与其他活性成分协同发挥作用。

⑥增强细胞能量并提高皮肤抵抗力/修护角质屏障: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显示,含有甘油葡萄糖苷等成分的组合物可增强细胞能量和修复能力,提高皮肤抵抗力,修护角质屏障。

⑦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弹性蛋白1(EMILIN  1)生成:株式会社芳珂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与其他成分共同促进EMILIN  1生成,有助于正常化弹性纤维结构,实现健康皮肤效果。

⑧抑制炎症反应:基因化学株式会社的研究表明,甘油葡萄糖苷可抑制炎症介质生成和释放,改善皮肤炎症症状。

⑨抗敏舒缓、褪红止痒、修护损伤肌肤等功效的止痒舒缓膏: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靖芝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损伤和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发挥止痒舒缓、修护损伤肌肤功效,与其他成分复配可增强其功效。

(三)其他领域

1. 表面活性剂/钻井液中的抑制剂和润滑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的研究表明,甘油葡萄糖苷可用作钻井液中的抑制剂和润滑剂,其通过吸附在钻井液和岩石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钻井液对岩石的侵蚀和磨损。

2. 烟用雾化剂/电子烟领域: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作为烟用雾化剂添加到电子烟液中,可降低雾化温度、提高烟雾释放量,提升抽吸口感,其机制是沸点低,可在较低温度下雾化,且能与其他成分发生醇化反应释放香气。

3. 保润剂/卷烟: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北新业烟草薄片开发有限公司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用于处理烟草薄片,可改善湿润性,降低抽吸刺激性,提高抽吸质量。

4. 稳定剂(环保领域):武汉市仪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显示,甘油葡萄糖苷在毒性检测中可加快微生物挂膜,其通过稳定信号分子免受降解,增强信号传递效率,促进生物膜形成。

四、甘油葡萄糖苷临床治疗应用前景展望

(一)潜在疾病治疗领域拓展

1. 炎症性疾病治疗:鉴于甘油葡萄糖苷在多种炎症模型中表现出的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能力,有望进一步拓展其在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可能为这些目前治疗手段有限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2. 皮肤疾病治疗优化:在皮肤疾病治疗方面,除了现有的对湿疹、痤疮等疾病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对烧伤、瘢痕修复等方面的作用。其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特性可能有助于改善烧伤后的皮肤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眼科疾病治疗深化:对于眼科疾病,除了缓解视疲劳和保护角膜结膜,可研究其对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潜在治疗作用。例如,通过其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能对视网膜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4. 口腔疾病治疗创新:在口腔疾病领域,进一步研究甘油葡萄糖苷与其他口腔治疗药物或材料的联合应用,开发出更高效的口腔治疗产品。例如,与抗菌药物联合用于治疗牙周炎,可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二)临床研究与安全性评估

1. 大规模临床试验开展:目前甘油葡萄糖苷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未来需要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以更准确地评估其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临床试验应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纳入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以全面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2. 长期安全性监测:由于甘油葡萄糖苷可能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长期使用,特别是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因此需要建立长期安全性监测机制。监测内容包括药物对肝肾功能、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潜在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等。

(三)药物研发与剂型创新

1. 新型药物剂型开发:根据甘油葡萄糖苷的理化性质和临床应用需求,开发新型药物剂型,如纳米制剂、缓释制剂等。纳米制剂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使药物更精准地作用于病变部位;缓释制剂则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降低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 联合用药研究:探索甘油葡萄糖苷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以发挥协同治疗作用。例如,与免疫调节药物联合用于肿瘤治疗,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与抗生素联合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可能增强抗菌效果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剂量。

(四)作用机制深入研究

1. 细胞与分子机制解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等,深入研究甘油葡萄糖苷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例如,揭示其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具体靶点,以及对基因表达调控的详细机制,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2. 药代动力学研究:开展甘油葡萄糖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了解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这有助于确定最佳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个性化医疗应用探索

1. 生物标志物筛选:寻找与甘油葡萄糖苷治疗效果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实现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例如,筛选出对甘油葡萄糖苷敏感的患者亚群,为其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暴露。

2. 精准医疗模式构建:结合基因检测、疾病分型等技术,构建甘油葡萄糖苷在临床治疗中的精准医疗模式。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策略,实现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和精准预后评估。

五、结论

甘油葡萄糖苷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化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在抗炎、组织修复、抗氧化等方面的生物活性使其在药物和化妆品领域展现出多种潜在应用价值。然而,要实现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优化药物剂型和探索联合用药方案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甘油葡萄糖苷将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突破,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撰写综述过程中,我们通过检索专利文献、学术论文等资料,对甘油葡萄糖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但由于该领域研究仍在不断发展,可能存在部分研究未被纳入的情况。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拓宽资料收集范围,密切关注最新研究动态,以不断完善对甘油葡萄糖苷的认识。同时,希望本文能够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激发更多关于甘油葡萄糖苷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纪媛. 酶法催化甘油葡萄糖苷的研究[D]. 天津科技大学, 2023.

[2]陈思, 徐铮, 李梁斐, 李莎, 徐虹. 甘油葡萄糖苷αGG抗氧化性能及其对UV致细胞损伤保护修复的研究[J]. 生物加工过程, 2021, 19 (02): 162-167.

[3]崔金玉. 蓝细菌聚球藻UTEX 2973耐盐机制及耐盐物质甘油葡萄糖苷的生物合成研究[D]. 天津大学, 2020.

[4]徐恺, 李丽, 付铭洋, 陈昱金, 徐铮. 甘油葡萄糖苷αGG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 工业微生物, 2020, 50 (04):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