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论本土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李敏

重庆市荣昌区拓新玉屏小学 402460

摘要:本土音乐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音乐素养。通过合理运用本土音乐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可让小学音乐教学更具特色。在运用过程中,需关注资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设计以及与学生实际的结合,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本土音乐资源;小学音乐教学;文化认同

引言: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土音乐资源作为独特的文化瑰宝,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将其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因此,深入探讨本土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本土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1.1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本土音乐资源有着独特的魅力,能极大地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本土音乐与当地的文化、风俗紧密相连,它就像一把打开学生地域文化认知大门的钥匙。对于小学生来说,本土音乐往往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那些熟悉的乡音、独特的乐器音色,如家乡的唢呐声或者悠扬的山歌调,都能瞬间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这种基于本土文化的音乐,比外来音乐更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仿佛在音乐中听到了自己成长环境中的故事。当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本土音乐资源时,就像是在学生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充满家乡特色的画卷,他们会好奇地去探究其中的音乐元素,进而对音乐学习充满期待,使原本可能枯燥的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1.2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

民间音乐文化如何借助学校教育加以传承的问题近年来在音乐教育领域引发了极大关注。本土音乐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本土音乐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土音乐承载着当地的历史、传统、价值观等诸多文化内涵。通过接触本土音乐,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感受到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感会伴随他们成长,成为他们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

1.3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本土音乐资源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土音乐具有多样的音乐形式,包括独特的音阶、调式、和声等音乐元素。以陕西的秦腔为例,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独特的板式结构,展示了一种与现代流行音乐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学生在学习本土音乐时,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音乐结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他们可以学习到本土音乐中独特的发声方法,如蒙古族长调中的颤音技巧,还能了解到本土音乐如何通过旋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这些学习内容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在音乐感知、音乐表现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本土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 本土音乐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土音乐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荣昌区为例,其丰富的非遗文化、历史故事和地域特色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例如,《千年荣昌》这首作品,通过荣昌非遗、海棠香国、填川移民等文化载体,展现了荣昌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欣赏这首歌曲,了解荣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本土音乐作品,如《濑溪河永远连着我》和《放歌新荣昌》,通过歌词的解读和旋律的赏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2.2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本土音乐资源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价值。以荣昌本土音乐为例,如《放歌新荣昌》,这首歌曲对小学音乐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意义。它赞美了荣昌这片土地,歌词中提及荣昌的夏布、折扇、陶器等特色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荣昌独特的文化魅力。当学生听到歌词里的夏布时,教师可以展示夏布的图片或者实物,向学生介绍夏布的制作工艺、历史渊源以及在荣昌文化中的地位。还有《濑溪河永远连着我》这样的歌曲,以荣昌的濑溪河为主题。歌词描绘了濑溪河的美丽景色以及与人们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歌曲中对濑溪河景色的描述,如潺潺的流水声、河边的垂柳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笔将自己脑海中的濑溪河画面画出来,再与歌词中的描写进行对比,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对濑溪河的情感认知。

2.3 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

在运用本土音乐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本土音乐作品进行教学。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旋律简单、歌词易懂的歌曲,如《荣昌猪儿啰啰啰》,通过欢快的曲调和生动的歌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内容较为丰富、旋律较为复杂的歌曲,如《千年荣昌》和《放歌新荣昌》,通过深入的歌词解读和旋律赏析,帮助学生理解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例如,在教授《濑溪河永远连着我》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濑溪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改编,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加深对本土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3.运用本土音乐资源需注意的问题

3.1资源的筛选与整合

在运用本土音乐资源时,资源的筛选与整合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从海量的本土音乐资源中筛选出适合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并非易事。一方面,要进行文化价值的筛选,选择那些能够体现本土文化精髓、积极健康的音乐作品。例如,要剔除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传统音乐内容。另一方面,要进行教育价值的筛选,选择那些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技能、培养审美能力的作品。在整合资源时,要注意不同类型本土音乐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例如,将同一地区的民间歌曲、器乐演奏等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单元,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的音乐文化,避免资源的零散和杂乱无章。

3.2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是运用本土音乐资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估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如是否了解本土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音乐技能的提升,像是否能够准确演唱本土歌曲或演奏简单的本土乐器;以及文化理解方面,是否理解本土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等。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估。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反馈,鼓励学生表达对本土音乐教学的感受和建议。例如,学生可能会反馈某些本土音乐作品太难理解,教师就可以根据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不断优化本土音乐教学的效果。

3.3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运用本土音乐资源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保障。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本土音乐文化,包括其历史发展、风格特点、演奏演唱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例如,教师要深入研究地方戏曲的唱腔、服饰、表演形式等,才能在教学中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将本土音乐资源融入教学。此外,教师应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本土音乐教学的经验和心得,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本土音乐教学服务。

结语:本土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明确其价值、运用科学策略并注意相关问题,能让本土音乐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小学音乐教学。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还能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盛焕霞.本土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实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2]吴瑞红.本土传统音乐对小学美育素养提升的探索[J].科普童话,2020(14):12.

[3]钟霞.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展望[D].上海音乐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