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赖玲玲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516300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本文聚焦于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以一、二年级的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学生主体性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对翻转课堂内涵的剖析,阐述了该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详细设计了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延伸的教学流程,并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实施策略,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在一、二年级循环教学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学生主体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探索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课堂教学流程颠倒的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课后完成作业进行巩固。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电子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新知识,课堂则变成了学生展示、讨论、解决问题以及教师答疑解惑的场所。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教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四季》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动画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中美丽的四季景色、生动的动画形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需要在课前自主安排时间学习。如学习拼音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反复观看拼音教学视频,逐渐学会自主探索知识,这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5. 满足学生个体差异
6. 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不同。在翻转课堂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课前深入学习更多的拓展知识,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多次学习基础知识。在识字教学中,对于识字较快的学生可以在课前视频学习后进行一些拓展性的识字游戏,而识字较慢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生字的笔画、读音等讲解视频。
三、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一)课前准备
1. 教学资源制作
2. 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部编版教材的内容和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作教学资源。在制作《小小的船》教学视频时,要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可爱的动画形象,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配上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课文。还可以制作配套的电子教案,如设计一些简单的填空、连线等预习作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任务布置
4. 明确地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如在学习《雨点儿》这一课时,要求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雨点儿的不同去向,并且尝试自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任务的布置要具体、可操作,适合一、二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
(二)课中活动
1. 知识检测与反馈
2. 在课堂开始时,通过简单的提问、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在学习《青蛙写诗》后,教师可以提问“青蛙写诗都有哪些小伙伴来帮忙了呀?”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3. 小组合作与探究
4. 将学生分组,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以《日月水火》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些象形字是怎么来的呢?”让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合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课堂展示与交流
6.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如在学习《对韵歌》后,让学生分组上台展示对韵歌的朗读,并且分享自己对韵歌中字词的理解。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课后延伸
1. 个性化作业布置
2.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布置个性化作业。对于在《雪地里的小画家》学习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让他们仿照课文创作一首关于小动物的儿歌;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巩固性的作业,如抄写生字词、背诵描写小动物脚印的段落等。
3. 在线辅导与答疑
4. 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后的辅导和答疑服务。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拼音的发音、生字的书写等,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四、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
1. 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制作教学视频时要控制时长。视频时长一般控制在5 - 10分钟,内容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2. 在课堂活动设计中,要多采用趣味性的方式。如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识字卡片游戏、猜字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加强家校合作
1. 引导家长监督学生的课前学习。一、二年级的学生自律性较差,需要家长的督促。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向家长说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要求,让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2. 鼓励家长参与课后作业的辅导。家长可以在学生完成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如在创作儿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小动物的特点,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
(三)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1. 教师要熟练掌握视频制作软件的使用。如会使用剪映等软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视频,在视频中添加字幕、动画效果等,以提高教学视频的吸引力。
2. 能够熟练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如利用钉钉、腾讯课堂等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布置作业、进行在线辅导等。
五、结论
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课前准备、课中活动和课后延伸的精心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年龄特点的关注、家校合作的加强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激发一、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家庭网络条件有限、教师制作教学资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等,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铭生.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7):45.
[2] 陈鹏仔.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6):129.
[3] 赵媛.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