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融合研究
张亮
身份证号码:370321198203260012
一、引言
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亟需转型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工业化生产、现场快速装配的特点,有效提升建造效率;绿色建筑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居住健康,二者理念契合。研究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融合,对推动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融合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资源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传统建筑方式现场湿作业多,资源浪费严重,建筑垃圾产生量大,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声等对环境造成污染。随着 “双碳” 目标的提出,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要求的提升,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然而,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对独立,未能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因此研究两者的融合具有现实紧迫性。
2.2 研究意义
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融合,能够从建筑全生命周期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在建造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化生产可减少现场污染,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与环保材料应用能降低能耗;使用阶段,二者结合能进一步优化建筑性能,提高居住舒适度,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方向转型升级。
三、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融合的优势
3.1 高效节能,降低资源消耗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在工厂标准化生产,可精确控制材料用量,减少浪费;生产过程中集中管理,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等,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二者融合,从建造到使用阶段全方位实现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3.2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装配式建筑减少了现场的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等湿作业,降低了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污染,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绿色建筑注重使用环保材料,避免有害物质释放,同时通过雨水收集、污水处理等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融合后可进一步改善施工环境和居住环境,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
3.3 提升质量,保障居住健康
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化生产环境便于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构件精度和强度;现场装配环节也有规范流程,保障建筑整体质量。绿色建筑强调室内空气质量、采光通风等居住健康指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技术应用,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两者融合可有效提升建筑质量,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居住的需求 。
3.4 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协同发展
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融合,将带动建筑设计、材料生产、施工装备等多个产业协同发展。促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创新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 。
四、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融合的实践路径
4.1 设计阶段融合
在设计阶段,将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理念与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理念相结合。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优化建筑平面布局、体型系数,合理选择预制构件类型和绿色建材,确保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目标 。
4.2 生产与施工阶段融合
在生产环节,预制构件工厂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雨水回收利用等,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施工阶段,合理规划施工流程,减少现场施工对环
境的影响;严格按照绿色施工标准进行装配式构件的安装,确保施工质量和环保要求 。
4.3 运维阶段融合
在建筑使用阶段,利用智能化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设备和绿色建筑的节能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测。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设备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定期对建筑进行维护和评估,确保绿色性能持续发挥,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
五、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融合面临的挑战
5.1 技术体系不完善
目前,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融合的技术体系尚不完善,在构件连接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材料应用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的融合解决方案。部分技术存在兼容性问题,影响融合效果,且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
5.2 成本控制困难
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在前期建设阶段成本相对较高,融合后可能进一步增加成本。预制构件生产、绿色建材使用、智能化设备安装等都需要较大投入,而市场对融合建筑的接受度尚未完全形成规模效应,导致企业成本回收压力大,影响企业参与融合发展的积极性 。
六、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融合的应对策略
6.1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加大对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融合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重点攻克构件连接、节能保温、环保材料应用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发适合融合发展的技术体系。
6.2 优化成本控制
政府可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在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融合项目中的成本压力。企业自身应通过优化设计、规模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成本预算和核算管理,在保证建筑质量和绿色性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 。
七、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融合的发展趋势
7.1 智能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未来,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融合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率、管理水平和居住舒适度 。
7.2 全生命周期绿色化
从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融合将更加注重绿色化。在每个阶段都采用绿色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八、结论
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融合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目前在融合过程中面临技术、成本、人才和产业链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优化成本控制、强化人才培养和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等策略,并顺应智能化信息化融合、全生命周期绿色化、标准化个性化结合等趋势,能够有效推进两者的深度融合,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高效、高质量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勇. 绿色建筑与装配式技术的融合创新设计研究[J]. 建设科技,2025(8):83-85.DOI:10.16116/j.cnki.jskj.2025.08.026.
[2] 张朋辉. 装配式建筑绿色产业链核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视角[D]. 河北:河北工程大学,2023.
[3] 何梦瑶,李伟丽,冯雨欣,等. 绿色建造背景下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融合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31):181-184. DOI:10.19981/j.CN23-1581/G3.2023.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