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管理方法与维修保养措施的探究
张清俊 靳彦斌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愈发受到关注。本文深入探讨了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维修保养措施。通过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完善维修保养制度,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梯故障率,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电梯安全;安全管理;维修保养;故障预防
电梯是城市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对于高层建筑里的人们必不可缺。电梯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近年来电梯事故频发,这些事故说明电梯在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使得电梯事故风险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维保质量,这样才能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1 电梯安全管理与维护保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电梯使用单位不重视电梯安全管理,缺乏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和知识,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因此电梯在运行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1.2 维修保养不到位
一些维修保养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维修质量,经常拖延保养、不认真检查、操作不规范。另外,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不一,缺少培训和经验,导致保养效果不佳。
1.3 设备老化与更新滞后
电梯使用时间越来越长,设备逐渐老化,性能变差,故障随之增加。但有些使用单位因为资金或技术问题,没有及时更换或改造电梯,导致电梯带着问题运行,安全隐患很大[1]。
1.4 监管力度不足
电梯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但存在职责不明确,配合不畅等问题。监管方式落后,难以全面监督电梯安全。
2 电梯安全管理方法
2.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要明确每个部门的责任:管理部门负责整体工作,运维部门负责日常维护,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紧急救援等内容[2]。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按照规程操作。还要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准备好应对突发情况的措施。此外,成立检查小组至关重要。检查小组要定期检查、随时抽查制度执行情况。发现违反规定操作的情况要及时纠正,并对严重违规的情况严肃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2.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升电梯安全水平的关键环节。使用单位要经常组织员工进行电梯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电梯工作原理、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和紧急情况操作。可以通过讲解真实事故和进行演练,帮助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维保单位可以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课,组织技能比赛,让维修人员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同时要向乘客宣传安全知识。可以在电视、报纸、社区公告栏做宣传,也可以在小区开展安全讲座。教乘客正确使用电梯按钮、不要超载、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救等知识。
2.3 强化日常巡查与监测
日常巡查与监测是及时发现电梯安全隐患的关键举措。使用单位需安排检查人员每日对电梯进行全面查看。不仅要着重检查电梯外观有无破损、运行声音是否正常、停靠位置是否精准,还要留意电梯门的开闭是否顺畅、有无卡顿。一旦发现电梯门故障、异常响声、震动等问题,应立即记录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2.4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建立好的救援系统能有效处理电梯故障。使用单位要和维保单位、消防部门配合好,明确各自责任。如维保单位负责修理电梯,消防部门负责紧急救人。要制定具体的救援方案,写明救援时间要求、具体操作方法和人员安排。平时要经常组织救援练习,模拟各种电梯故障情况,比如困人、急停等问题。通过练习检查救援能力,让各部门熟悉救援流程[3]。这样遇到真实故障时,救援人员能快速反应,按照方案开展救援工作。确保第一时间解救被困乘客,保障人员安全。
3 电梯维修保护措施
3.1 制定详细的维修保养计划
维修保养单位需高度重视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这是保障电梯正常运行的基础。制定计划时要考虑电梯使用情况,包括每天运行时间、乘坐人数等。还要检查电梯目前状况,查看零件磨损程度,并按照电梯厂家提供的保养要求来操作[4]。保养内容要详尽,比如要给机械零件加油、检查电路系统、测试安全开关等。要安排好保养时间,明确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分别要做哪些工作。每项工作都要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按时完成。这样才能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3.2 严格执行维修保养规范
维修保养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恪守相关规范和标准,这是确保维修保养质量的关键。更换零件时,要用原厂配件或合格产品,不能使用劣质零件。修电路时要先断电,戴好绝缘手套和护目镜,注意安全。修理机械部件时,螺栓要拧到规定力度,确保安装牢固。每次维修都要认真检查,不能马虎。该换的零件要及时换,该修的部件要修好。工作完成后要测试电梯运行是否正常。只有严格按规范操作,才能保证维修质量,让电梯安全运行。
3.3 加强维修保养记录管理
维修保养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记录管理制度,这是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每次维修保养都要写具体时间、内容、更换的零部件等信息。记录要真实完整。通过记录可以知道电梯维修保养历史,掌握现在的运行状况,以后续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参考[5]。电梯出现问题时,查看记录能帮助快速找到原因。此外,更新改造电梯时,也需进行记录。
3.4 引入先进的维修保养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维修保养单位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维修保养技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可以利用远程监控技术随时查看电梯运行情况,包括速度、重量和位置等信息。发现异常可马上通知维修人员;智能诊断技术能快速找出电梯故障原因;通过安装传感器收集数据,电脑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能提前做好维修准备[6]。使用这些新技术能让维保工作更高效,电梯运行更安全可靠。
4 结语
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至关重要,关乎每一位乘客的生命安全。当前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维修保养不到位、设备老化更新滞后、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依旧突出。使用单位需强化安全管理,维修保养单位要提升维保质量。通过持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培训、优化巡查监测、完善救援体系、规范维保操作、引入先进技术,切实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敏渊. 浅谈电梯安全管理方法与维修保养措施[J]. 中国设备工程,2022(16):259-261.
[2]付红,刘畅. 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多元共治模式探讨[J]. 中国电梯,2024,35(4):54-55,59.
[3]沈书林,荀殿山,郝嘉昌. 电梯使用周期各阶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J]. 中国电梯,2024,35(11):39-41,43.
[4]李梦然. 智能化技术助提电梯维护保养质量分析[J]. 清洗世界,2022,38(1):161-163.
[5]姬莉莉. 电梯维护保养质量分析与运行安全监测技术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21,28(7):84-85,87.
[6]王婉君. 基于电梯常见失效问题的维护保养新举措[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1,37(10):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