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

张酩柳

身份证号码:370303199111130028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房屋建筑行业迎来蓬勃发展,各类住宅、商业及公共建筑项目不断涌现。房屋建筑工程作为关乎民生与城市发展的重要领域,其施工技术水平与质量控制成效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也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活品质息息相关。

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解析

1.1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的根本,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地基处理方面,需依据地质勘察报告精准施策。对于软土地基,常采用换填法,通过挖除软土层,换填砂石、灰土等强度较高的材料,以提升地基承载力。强夯法也是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通过重锤反复夯击地基,使土体密实,提高地基强度,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等各类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同样关键。条形基础施工时,需严格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与宽度,确保基础尺寸准确;在钢筋绑扎环节,要保证钢筋间距、锚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筏板基础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重点,需采用分层分段浇筑方法,同时做好温度监测,防止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1.2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是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模板具有成本低、易加工的特点,但周转次数有限;钢模板强度高、周转次数多,但重量较大,搬运不便;铝模板则以质量轻、施工效率高、成型效果好等优势,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模板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模板的平整度与垂直度,严格控制拼接缝隙,防止漏浆。钢筋工程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承载能力。钢筋加工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调直、切断、弯曲等操作,钢筋连接方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焊接连接成本较低,但对焊接工艺要求较高;机械连接操作简便、质量可靠,适用于各种直径的钢筋;绑扎连接常用于较小直径钢筋或非主要受力部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对主体结构影响深远。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综合考虑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等因素,根据不同部位和施工条件进行调整。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速度与高度,避免产生离析现象;振捣时要确保混凝土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

1.3 屋面与防水施工技术

屋面施工涵盖多个层次。找平层施工时,要保证表面平整,坡度符合排水要求,避免积水。保温层材料的选择需考虑保温性能与防水性能,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岩棉板等。防水施工贯穿房屋建筑的多个部位。地下室防水需重点做好底板、侧墙的防水处理,常采用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意施工缝、变形缝等节点的防水处理。卫生间防水施工前,需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干燥,防水涂料要涂刷均匀,尤其是阴阳角、管道根部等部位要加强处理。外墙防水可通过涂刷防水涂料、设置防水层等方式,防止雨水渗透。

1.4 装饰装修施工技术

抹灰工程是装饰装修的基础工序。基层处理是保证抹灰质量的关键,需清理墙面杂物,提前洒水湿润,对于光滑的混凝土墙面,还需进行凿毛或甩浆处理。抹灰时要控制好砂浆配比与厚度,分层抹灰,每层厚度不宜过厚,防止出现空鼓、开裂现象。楼地面工程根据不同材料和使用要求有多种施工方式。地砖铺贴前,需对地面进行找平处理,地砖铺贴时要保证平整度与缝宽一致,采用干铺法或湿铺法时,均需确保地砖粘贴牢固。木地板安装要注意防潮处理,龙骨安装要平整,地板拼接要紧密。

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是在施工准备阶段进行的技术准备。项目部组织施工单位专业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核,找出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错误和矛盾之处,并与设计单位商议及时解决。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整个施工的重要指导纲领,施工组织设计应该以工程特点、施工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为依据,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进度等。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是对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2.2 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对重要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控制点,例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工序交接检查,对上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施工。隐蔽工程质量控制,隐蔽工程应待下一道工序覆盖前验收,验收内容包括钢筋材质、数量、位置,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等。成品保护质量控制能很好地保护成品在施工过程中不受损坏。

2.3 施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分项分部工程验收是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的验收,验收人员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检查工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验收中存在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是对工程竣工前的最后一关质量的把控,工程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后将竣工验收报告提交给建设单位。

三、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协同管理策略

3.1 建立协同管理机制

实施施工技术协同质控决策制度,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人员在工程设计初期就一同参与,分析研判施工过程中从技术上可行、从质量上看是否满足的要求,制订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项技术与质量问题。建立信息平台,实施共享,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施工技术资料、质量检查记录等相关信息及时共享,提升协同工作效率。

3.2 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交流

加强施工人员及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与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水平及质量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促使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分享经验、交流知识,让技术人员熟悉质量控制要求,让质量管理人员熟知施工技术要点。

3.3 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引入 BIM 技术,通过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三维可视化模拟,提前发现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优化施工方案与质量控制措施。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采取措施整改。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设备、材料的实时监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质量控制水平。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准确把握与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通过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防水、装饰装修等施工技术要点的深入解析,以及施工准备、过程、验收阶段质量控制措施的严格落实,并采用协同管理策略促进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廖静.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04):153-155.

[2]刘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03):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