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更新中的建筑改造研究

作者

宋庆鑫

身份证号码:370321198510143617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空间资源日益紧张,许多既有建筑出现功能老化、空间利用低效、与城市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建筑改造成为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的关键环节。研究城市更新中的建筑改造,对于盘活城市存量资源、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更新中建筑改造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我国城市建设经历了快速扩张阶段,大量建筑建成投入使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城市功能的演变,部分建筑在使用功能、空间布局、设施配套等方面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同时,城市更新理念的深入发展,要求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对既有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避免大规模拆除重建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这使得建筑改造在城市更新中愈发重要。

2.2 研究意义

通过建筑改造,可以对既有建筑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优化,满足城市多元化发展需求,如将老旧工业厂房改造为创意园区、文化艺术空间等,提升城市的文化和经济活力。建筑改造还能延续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增强城市的文化认同感。此外,建筑改造相比新建建筑,可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建筑垃圾产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城市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三、城市更新中建筑改造的原则

3.1 尊重历史与文化传承原则

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保留承载城市记忆的元素,如建筑外观、内部结构、装饰细节等。通过合理的改造设计,使历史建筑在现代城市中焕发新的活力,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

3.2 功能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根据城市更新的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对建筑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使其与周边环境和城市功能相匹配。同时,在改造过程中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

3.3 安全与结构可靠性原则

在建筑改造前,对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确保改造方案不会降低建筑的结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对于需要进行结构加固或改造的部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保障建筑在改造后的使用安全 。

3.4 经济合理性原则

在建筑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平衡。合理选择改造技术和材料,避免过度设计和不必要的投资。通过优化改造方案,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实现城市更新中建筑改造的经济合理性 。

四、城市更新中建筑改造的方法与技术

4.1 功能置换与空间重组

根据城市功能需求和市场定位,对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置换,如将闲置的商业建筑改造为公寓、办公空间等。通过对建筑内部空间的重新规划和布局,拆除不必要的隔断,优化流线设计,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

4.2 外立面改造与形象提升

通过对外立面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改善建筑的外观形象,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改变建筑外立面的材质、色彩和造型,增加建筑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注重外立面的节能设计,如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节能玻璃等 。

4.3 结构加固与性能提升

针对既有建筑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承载能力不足问题,采用适当的结构加固技术,如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提高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可对建筑的抗震性能、防火性能等进行提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

4.4 设施更新与智能化改造

对建筑内部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升级,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引入智能化技术,如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提升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和使用舒适度,适应现代城市生活需求 。

五、城市更新中建筑改造现存问题

5.1 缺乏系统规划与统筹协调

部分城市在建筑改造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导致改造项目与城市整体发展目标不一致,各改造项目之间缺乏衔接和配合。不同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职责不清,信息沟通不畅,影响建筑改造的效率和质量 。

5.2 技术与人才储备不足

建筑改造涉及多种复杂技术,如结构加固技术、节能改造技术、智能化技术等,但目前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有限,难以满足建筑改造的多样化需求。

六、城市更新中建筑改造的优化策略

6.1 加强系统规划与统筹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和建筑改造总体规划,明确改造目标、重点区域和实施步骤。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通过统筹规划和管理,确保建筑改造项目与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 。

6.2 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加大对建筑改造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新型改造技术和材料。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相关专业中增设建筑改造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企业内部培训,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水平 。

七、城市更新中建筑改造的发展趋势

7.1 智能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未来,建筑改造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在建筑中部署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现对建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 。

7.2 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在建筑改造中得到更深入的贯彻。更多地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和生态化设计方法,实现建筑改造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

八、结论

城市更新中的建筑改造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建筑改造面临规划统筹不足、技术人才短缺、资金筹措困难和公众参与度低等问题。通过加强系统规划与统筹管理、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和提高公众参与度等优化策略,并顺应智能化信息化融合、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化、文化与艺术融合创新等发展趋势,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更新中建筑改造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骊驰. 城市更新中的建筑改造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9):4739.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19.4614.

[2] 周博伦. 城市更新视角下绿色建筑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建筑科技,2024,8(3):77-80. DOI:10.3969/j.issn.1007-046X.2024.03.020.

[3] 朱森源. 3D 打印建筑技术在城市微更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苏州十全街改造为例[D]. 江苏:苏州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