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及加工工艺分析
高万华
身份证号码:210702196908130612
引言
在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制造行业面临着产品性能提升、节能减排以及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的多重挑战。传统材料在强度、耐腐蚀性、轻量化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难以适应高端装备制造的严苛要求,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成为行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路径。
一、新型材料概述
1.1 新型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新型材料是指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研发或改进的,在性能、功能或制备工艺上区别于传统材料的一类材料。这类材料往往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独特的功能特性或更环保的制备工艺,能够满足现代工业对材料日益严苛的需求。按照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新型材料可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类别。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金属为基体,通过添加陶瓷、纤维等增强体,提升材料的强度、硬度与耐磨性。陶瓷基复合材料则结合了陶瓷的耐高温、耐腐蚀特性与增强体的韧性,适用于高温、恶劣环境。
1.2 新型材料的特性与优势
新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腐蚀性、轻型等特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比钢铁材料大数倍的强度,但是密度却是钢材的四分之一,在航空航天中的飞机制造中使用复合材料制造机翼、机身可节省航空器的重量,节约航空燃料。耐腐蚀性能来说,陶瓷基复合材料可耐强酸碱等化学药品的腐蚀,多用于化工装备制造等提高化工装备的使用寿命。而新的材料不仅仅是性能的好坏,还有环境和经济方面的优势。新的材料的制备,越来越环保,节约资源。
1.3 新型材料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新型材料发展历经探索期、高速突破期。人们以对传统材料的改性,初步了解到新型材料的概念;随着材料科学理论逐步成熟和材料制备技术不断进步,如纳米制备技术、分子设计制备技术等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开发进入高速发展期。新型材料将不断向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新型材料高性能化是指不断提高材料的强度、韧性、耐高温等性能。新型材料多功能化是指材料同时具备多种功能,例如兼具导热与导电等功能。新型材料智能化是指引入智能感知、自修复等技术,材料能够感知外界环境改变做出相应动作。
二、新型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2.1 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航空航天行业对材料的轻量化、高强和耐高温属性提出了严格的等级要求,新型材料应用成为提升飞行器性能的关键技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因其高强度、低密度的特性,被大量用在飞机机身、机翼等结构部位。金属基复合材料则广泛应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方面,如铝基复合材料被用来制造发动机风扇叶片,其具有高比强度、良好抗疲劳性能等优点,很好地实现了对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寿命的提高。而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则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等高温部位,由于材料能够实现 1200∘C 以上的高温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冷却空气的使用,提升发动机热效率。
2.2 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
汽车行业出于节能减排和改善性能的需求,不断采用新的材料,其中铝合金材料由于轻量化、抗腐蚀、可成形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车身及车身零部件中,例如特斯拉ModelS 车身框架已采用大量铝合金,车身重量降低,续航里程明显提升;镁合金为密度最小的金属结构材料,可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变速器壳体等处,将进一步降低汽车自身重量、节约燃油消耗;高分子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汽车内饰以及外饰件,例如长纤维增强聚丙烯用来制造汽车保险杠,同时拥有较高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还具有自由设计度高和价格低的优势。
2.3 能源装备领域的应用
由于能源装备对不同能源的需求不同,所需的材料性能特点也不尽相同,新材料在风电、核电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风力发电装备中,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风力发电叶片的成叶材料,其重量轻(低密度)和强度高等优异的力学性能,使其能实现风电叶片大型化的同时满足叶片的空气动力性能,提升风力发电功率。在核动力领域,锆合金作为核能利用中的核反应堆燃料包壳材料,在腐蚀环境中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中子吸收截面低,能确保核燃料安全。高温合金作为燃气轮机叶片材料,能够抵抗1100℃以上的高温环境,能够有效提升燃气轮机的热效率和发电能力。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提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储氢材料等也相应形成,为能源装备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新的材料,支撑了能源行业效率更高、更加清洁的发展趋势。
三、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分析
3.1 新型材料的成型加工工艺
常见的材料除了常见的成型加工技术以外,增材制造技术为新型材料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近年来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原有成型技术经过革新也能更好地满足新型材料的成型加工需求,如锻造工艺,经过优化调整锻造温度、锻造速度以及锻造模具对高强度铝合金等进行改造,可以优化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如通过注塑工艺对高分子复合材料,在保证熔体温度、注射压力、冷却率等过程中,制成高精度、高性能的零部件,在车内饰以及电子设备外壳制造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2 新型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
对新型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是确保新型材料性能的有效手段。表面涂层技术是指在新型材料表面涂层能够起到防磨损、防氧化和特殊功能的涂层技术。化学涂层技术指的是针对高分子材料表面的特殊功能进行表面改性的处理技术,高分子材料经化学涂层处理可以具备特殊的导电功能、亲水疏水功能和特殊的功能。另外,表面强化技术也很重要,激光强化技术利用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将新型材料表面局部加热和急速冷却,增强表面组织和结构,从而达到增加新型材料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目的。
3.3 新型材料加工工艺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解决新型材料加工难题。对一些新型材料硬度高、韧性大的特点,导致加工困难,易造成刀具的快速磨损,加工精度不易保证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切削加工问题;对对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异常敏感,加工过程中因工艺参数控制不当,易造成加工缺陷的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成型加工中易出现分层、孔隙等问题,采用超硬刀具材料、如立方氮化硼(CBN)、金刚石刀具等提高刀具的耐磨性;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提前优化加工工艺参数,结合在线检测技术,实时调整加工工艺参数。
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材料以其独特性能为机械制造注入新活力,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多领域应用成效显著,配合创新加工工艺,有力推动了产品性能提升与产业升级。但当前仍面临加工技术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未来,需持续深化材料研发与工艺创新,攻克技术瓶颈,促进新型材料与机械制造更深度融合,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1]王硕.机械制造中金属材料的应用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4,44(10):16-18.
[2] 黄慧伶, 袁洪彩. 新型材料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 模具制造,2024,24(02):169-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