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方案

作者

殷宏志

身份证号码:370785198711156872

引言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其绿色转型迫在眉睫。高层绿色建筑以节能、环保、可持续为核心,致力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给排水系统作为高层建筑能源与水资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设计对实现建筑绿色目标意义重大。

一、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1.1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是落实政策的关键一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明确要求,建筑应采用节水器具、优化给排水系统,以降低水资源消耗和能源损耗;“双碳” 目标的提出,更是为建筑行业指明了低碳发展方向。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能耗与水资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设计,可有效减少给排水过程中的电能消耗、水资源浪费,契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导向,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推动建筑行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1.2 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对降低建筑运行成本有着显著作用。从水资源费用来看,通过采用节水型器具、优化供水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能源消耗方面,合理设计水泵选型与运行控制,采用变频调速供水等节能方式,可降低水泵运行的电能消耗。高效的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减少了热量损失,降低了热水制备的能源成本。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还能减少设备故障发生频率,降低设备维护和更换成本,从多维度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成本,提高建筑运营的经济效益。

1.3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迫在眉睫。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通过雨水收集与回用、中水回用等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雨水收集方面,建筑可设置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面、地面雨水收集后,经过简单处理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中水回用系统则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回用于冲厕、景观补水等非饮用水领域。

1.4 提升建筑的绿色环保形象

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建筑的绿色环保形象成为吸引用户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体现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品牌价值和社会认可度。当建筑采用先进的给排水节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系统、高效节水器具等,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向外界传递绿色、环保的理念。

二、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给水系统问题

给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能耗与资源浪费问题。超压出流现象普遍存在,根据相关研究,部分高层建筑因未合理进行竖向分区,致使低楼层水压过高,加速管道与器具磨损,同时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流失。供水方式选择不当也会增加能耗。传统的水箱 -水泵供水方式,存在水箱二次污染风险,且水泵频繁启停耗能大。而一些建筑盲目采用管网叠压供水,未充分考虑市政供水稳定性,反而降低供水可靠性与节能效果。

2.2 排水系统问题

排水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效能亟待提升。排水管道渗漏问题屡见不鲜,部分建筑因管材质量不达标、接口密封处理不当,或后期沉降导致管道破裂,造成水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存在明显短板,许多高层绿色建筑虽设置了雨水收集设施,但由于收集效率低、处理工艺简陋,雨水水质难以满足回用要求,导致收集的雨水无法有效利用,大量雨水白白排放。

2.3 热水供应系统问题

热水供暖系统的能耗浪费问题。热水循环不合理,例如采用干管循环却缺少相应的循环泵控制措施,热水在非用水时期仍旧进行循环浪费大量热量,有的建筑热水管道过长、迂回转折,提升热媒传递距离也增加热量浪费;另外,热水热源的不合理选取,有的建筑依旧使用电加热来作为热源供暖,电加热能耗大、能耗成本大不符合绿色节能要求,有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因为受地域位置、天气因素的影响不能稳定供热,需要配置辅助热源供暖,辅助热源控制不当也会引起能源浪费问题。

三、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措施

3.1 给水系统节能设计

给水系统节能应在供水方式、设备选用等方面进行优化。分区供水方面,在考虑建筑高度、用水量及市政水压等情况下,竖向供水区划分为合适的区域,一般竖向供水范围取 30-40m ,即每 30—40m 为一供水区,供水压力不应超过合理范围,避免造成超压出流情况发生。在供水方式方面,水泵采用管网叠压的供水方式,利用市政管网余压,降低水泵能耗;对于市政供水不稳定区域,结合调节水箱,保障供水可靠性。水泵采用符合实际流量及扬程需求的高效节能水泵,并结合变频调速装置,水泵根据用水负荷调节水泵转速运行,节能效果更为显著。

3.2 排水系统节能设计

排水节能主要在于漏损控制、雨水利用及中水利用。对于排水管道的漏损,选择较好的管材保证施工质量,管材宜选用耐腐蚀、抗下沉的 HDPE 管、UPVC 管等,施工工艺也要规范落实,保证管道接口处密封严密,做好后期维护检查。对于雨水收集及利用设计,改进雨水收集系统,装置初期雨水弃流的过滤装置去除污染杂物,采用有效的雨水净化设备,如膜过滤、活性炭吸附设备,使雨水水满足中水标准,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情况,提高中水水质和处理效率,加强中水在冲厕、景观补水等应用,增加中水回用率。

3.3 热水供应系统节能设计

热水供应系统节能可从热源选择、循环系统优化等方面入手。在热源选择上,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日照良好的地方能提供 60%~ 80% 的热水量,空气源热泵不受天气的影响,其性能系数高,可以作为辅助热源。

结语

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通过剖析现存问题,从给水、排水、热水供应系统提出优化策略,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建筑能耗。该方案不仅契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也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实践路径。随着技术创新与政策完善,给排水节能设计将更智能化、高效化,助力建筑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翁振.建筑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在给排水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5):55-57.

[2] 李 帅 . 建 筑 给 排 水 施 工 中 虹 吸 式 雨 水 排 水 技 术 的 应 用 [J]. 四 川 建材,2024,50(12):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