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在汽车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严骏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市,201805
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协作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尤其是在中国的应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汽车行业在全球的崛起。文章首先概述了中国汽车市场及其对效率和创新的重视,然后介绍和深入探讨了协作机器人的优势,强调了它们在提高汽车制造效率、安全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作用。接下来说明了它们在油漆车间、装配车间和质量控制流程中的应用,展示了它们对传统制造实践的变革性影响。结论强调了协作机器人在提高汽车行业效率、安全性和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也表明了它们在塑造未来制造业中的持续重要性。
关键词:协作机器人;汽车生产系统;制造效率
1.背景
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增长和变革。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增加、购买力的提升以及大量资本的投入,中国的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和出口地之一。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汽车生产和出口量分别达到了3.0161亿辆和491万辆,稳居世界汽车制造大国之首。这一增长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激增,中国连续九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榜首,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这一背景凸显了中国汽车工业中效率和创新的重要性,为引入协作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进一步提升生产流程、保持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
2. 协作机器人概述
2.1 协作机器人简介
协作机器人是一种在与作业人员一起在共享工作空间内工作的机器人系统。与被限制在安全笼中独立运行的传统工业机器人不同,协作机器人专门设计用于与作业人员协作,促进人与机器之间的密切互动与合作。这些机器人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安全功能,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直观的编程能力,正被越来越多地集成到包括汽车制造在内的各行各业中,以执行装配、搬运和检测等多种任务[1]。
2.2 协作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的优势
2.2.1 提高效率
将协作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的主要优势之一是能显著提高效率。协作机器人能够不知疲倦地工作,从而提高生产线的设备开动率和生产能力。它们精确一致的性能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缺陷和返工,从而提高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率。
2.2.2 提高安全性
在汽车制造中使用协作机器人的另一个主要好处是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传统的工业机器由于体积大、速度快、缺乏灵活性,会给作业人员带来安全风险,而协作机器人则不同,它们是专门为与作业人员一起安全操作而设计的。这些机器人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碰撞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到作业人员的存在,并及时停止动作,防止事故发生。可以对机器人进行编程,使其在与工人近距离工作时以较低的速度运行,从而将碰撞和受伤的风险降至最低。通过减少安全隐患和创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协作机器人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和福利。
2.2.3 生产的灵活性
协作机器人为汽车制造提供了高度灵活性,使制造商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要求和市场需求。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固定在原地,专门从事特定的任务,而协作机器人则不同,可以轻松地重新编程和重新部署,用于不同的应用。这种多功能性使制造商能够优化生产流程,简化工作流程,并适应产品设计和定制的变化。协作机器人可以在狭窄的空间内工作,并与作业人员协作执行需要灵巧和精确的复杂任务,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制造过程中作业的灵活性和敏捷性[2]。
3. 协作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趋势
3.1 油漆车间生产作业中协作机器人的应用
近年来,汽车行业越来越多地在油漆车间生产作业中采用协作机器人。传统上,汽车车身油漆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有毒有害工作,需要熟练工人操作喷枪和处理危险化学品。协作机器人通过提供自动化和精确的喷涂解决方案,彻底改变了这一流程。这些机器人配备了先进的喷涂系统和视觉传感器,能够均匀、准确地喷涂油漆,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喷和浪费。通过实现喷涂过程的自动化,协作机器人不仅提高了效率和一致性,还通过减少接触有害烟雾和化学品来提高工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性。协作机器人可以连续操作,不会产生疲劳,从而提高了油漆车间的设备开动率和生产能力。
3.2 协作机器人与装配线的整合
协作机器人也越来越多地集成到汽车装配线中,以简化生产流程并提高灵活性。在传统的装配作业中,工人往往需要执行重复性和体力要求高的任务,从而导致疲劳和潜在的人机工程伤害。通过在工人旁边部署协作机器人,汽车制造商可以实现这些任务的自动化,并提高整体效率。协作机器人能够精确、一致地执行各种装配任务,如拿取和放置、拧紧螺钉和涂胶等作业内容。机器人可以在共享工作区与工人协作,促进人机间的密切互动与合作。这种协作式装配方法不仅能提高生产率,还能减少重复性劳损和疲劳,从而提高工人的满意度和士气。
3.3 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协作机器人
质量控制是汽车制造的关键环节,可确保成品车辆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协作机器人通过提供自动检测和测试解决方案,在质量控制流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机器人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视觉系统,能够准确无误地检测汽车零部件中的缺陷和异常。通过进行自动检测,协作机器人可以在生产过程的早期发现缺陷,使现场质量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缺陷产品流入市场。协作机器人可以一致、高效地执行重复、乏味的检测任务,减少对人工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质量缺陷。总之,在质量控制流程中集成协作机器人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还能提高汽车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3]。
4. 结论
协作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标志着该行业在提高效率、安全性和灵活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将协作机器人引入生产的各个环节,从油漆车间到装配线生产作业和质量控制流程,协作机器人已经证明了其彻底改变传统生产作业的能力。通过将人机工程差的重复性和劳动密集型作业任务自动化,协作机器人提高了设备开动率和生产能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质量缺陷和返工。协作机器人的协作特性使其能够与工人并肩工作,促进人机之间的和谐关系,创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润泽,钱仕德,逯汉宁. 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装配协作机器人机械故障图像识别系统[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23,52(3):189-192,248.
[2]常琛扬,王平安,李秉洋. 基于机器视觉的双臂协作机器人拧紧装配实验研究[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23(5):94-97.
[3]朱二欣. 协作机器人系统集成及安全方案研究[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21(3):33-37.
姓名 :严骏,出生年月—:1970 年9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浙江余姚,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车生产系统优化、劳动生产率控制、工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