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杜天文

身份证号码:411122199202218115

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正以蓬勃之势崛起。智能建筑融合了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多种先进技术,为人们创造更舒适、便捷、高效且安全的建筑环境。电力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 “心脏”,其运行的稳定性、高效性直接关乎建筑整体功能的实现。传统电力系统在智能建筑应用中,逐渐暴露出能源浪费严重、故障响应迟缓、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满足智能建筑对电力供应的高标准要求。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凭借其对电力系统各环节的自动监测、精准控制与智能管理能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动智能建筑发展的关键技术。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广泛应用的先进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综合技术,是集中自动化技术来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进行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的过程的统称,是指实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的综合性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用于实现发电环节中对发电机组的自动化开停机、负荷控制以及运行状态自动检测,维护发电设施稳定高效运行;输电环节中以自动化技术对输电线路运行进行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预警以达到故障预防的目的;变电环节中以自动化技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智能化操作、管理维护以实现变电过程提高供电效率和变电可靠性的目的;配电环节通过电力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的监测调度和优化调度,从而保障电力能实时分配到不同用户手中;用电环节通过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对用电行为的监测和管理,以提供智能化的用电服务。

二、智能建筑对电力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电力供应可靠性需求

智能建筑由于设有较多关键设备和系统,如通信系统设备、安防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对于电力供应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电力供应中断就会出现通信中断、安防系统失灵、办公业务终止等严重的后果,影响智能建筑的正常运行以及使用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因此,要求电力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不间断供电能力,也就是说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建设需要配备必要的冗余装置、备用电源等,并配备应急发电设备,如柴油发电机、UPS 等,以便在市电突然掉电时,能够启动,给重要设备提供电力支持,保证智能建筑上的关键设备或系统持续性运行。

2.2 节能需求

节能已经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智能建筑整体能耗很大一部分来自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节能空间比较广泛。智能建筑中包含大量能耗电器,照明、空调、电梯等,这些电器用电量比较高,对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合理设计及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建筑用电量的有效降低。在空调系统中,为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并实现智能控制,可以通过变频技术及智能算法,依据室内及室外的温度,自动调节空调组的运转频率、制冷量或制热量,避免空调机组在制热时,因温度过低而消耗过多电能,或者制冷时,因温度过高,而在室内局部制热;也可以通过电力监控对整个建筑电气设备用电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并加以分析,发现能耗异常点,并及时采取合理的节能措施。

2.3 智能化管理需求

智能建筑注重建筑内各种设备与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用户体验。电力系统是建筑的重要组成,也应当实现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管理要求电力系统能进行设备运行数据实时采集传输与数据分析,从而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决策和控制管

理。智能化管理要求对电力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在使用手机、电脑等终端均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操作和管理,提高了管理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智能化管理要求对电力系统可进行与建筑其他智能化系统的联动,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 智能变电站的应用

变电站是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核心,变电站主要通过计算机设备技术和设备之间的交互式沟通,使得变电站全面进行智能化监控和维护,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有效地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变电站中各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动态管理等。智能变电站利用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并借助光纤来传输一次、二次设备数据等,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有效性。智能化变电站拥有高效的自动化控制功能,能够在人为预先设定的逻辑以及策略作用下,对变电站中各个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及操作,例如一旦发生变压器过载的情况下,能够自动改变变压器的分接头,从而调节变压器的比值,降低变压器的负载,这样能够确保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等。与此同时,智能化变电站设备还具备自我监测以及自我预警等效果,能够对变电站内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进行监测,一旦监测到有潜在的设备故障出现,便会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号,告知变电站维护人员设备有潜在故障,等待工作人员前去检查,然后通过智能控制对故障设备进行关闭,这有效保障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维护便利性,能够为智能建筑提供优质的电力保证。

3.2 在照明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照明系统中的应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原理是使用传感器将室内外环境的光照强度、人员活动等情况即时采集到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策略和程序控制照明设备,使得照明亮度自动调节、开关灯具、场景模式切换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有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照明灯具等组成。其中传感器包括光照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等。光照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室内光照强度,当室内光照强度小于一定阈值时自动控制控制器提升照明亮度。人体红外传感器可以感应人员的活动情况,当检测到感应区域内无人员时,自动控制灯具关闭或调暗亮度,节约能源。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能够接收传感器传递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预先编制的控制逻辑向执行器下达控制命令,一般执行器就是继电器或调光模块,用来控制照明灯具的电源通断和亮度。

结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智能建筑实现高效运行的核心支撑,其在供配电、照明、空调等系统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建筑的供电可靠性、节能性与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智能监控、负荷优化及系统联动,该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力系统的弊端,为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物联网技术的深化融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将向更智能、更集成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智能建筑向低碳化、智慧化演进,为构建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建筑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礼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分析[J].办公自动化,2024,29(21):44-46.

[2] 杜沛 霖. 继电 保护 自动 化技 术在 电力 系统 中的 应用 [J]. 集成 电路 应用,2024,41(10):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