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脉”背景下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应用
程璨 郭琛(通讯作者)
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 黄石 435002
基金项目:202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文化自信视阈下阳新乡土建筑装饰元素在红色陈展馆空间设计中的激活与推广(S202410513093)(阶段性成果);2024年黄石市社科联项目:“赓续文脉”背景下黄石乡土建筑艺术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策略研究(2024sk14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赓续文脉”的背景下,红色乡土建筑不仅是地域文化与革命历史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居民文化认同感的宝贵财富。本文从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的特征与现状入手,发掘其在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的困境和原因,并提出创新与传承的有效途径。以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让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红色资源;乡土建筑艺术;城市公共景观;应用
在“赓续文脉”这一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背景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出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文件,我们的城市有许多历史记忆,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是最宝贵的东西,不能因为浮躁、无知而破坏掉。传承文化不是要简单复古,城市建设会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但必须同步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这一政策的引领下,黄石市作为一座承载着丰富红色革命历史和拥有独特乡土建筑艺术的城市,其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现代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妥善保留并有效传承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的特征与现状,分析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在保护与传承中的困境及原因,探索其创新与传承的有效途径。加强保护与修缮力度,实现功能合理化,将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入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完善乡土建筑艺术和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首先通过对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挖掘和传承黄石地区的历史文化;其次,通过结合社会发展及居民旅游方式,有助于空间不合理及浪费的优转化,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与文化保障。
二、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的特征与现状
(一)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的特征
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承载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方面,青砖、墙面纹路等元素,不仅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还体现了世代相传的建造技艺。在色彩方面,红色,作为主色调,象征着革命和热情,给建筑披上了一层鲜艳的外衣。在装饰艺术方面,无论是门窗、梁柱,还是墙面、屋顶,都能看到精美的装饰图案,使其更生动更有趣。
(二)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的现状
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人类文明的进程之中。具体来看,乡土建筑元素体现在乡土建筑的材料、乡土建筑的外形、建筑的布局以及建筑的装饰中。此外,村落整体的选址、建设历史以及建筑的设计内涵,也可以体现出乡土建筑元素。虽然黄石红色乡土建筑元有者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但其现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建筑保存状况堪忧保护与修缮的不足
受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以及保护意识薄弱多重原因的影响,黄石地区的红色乡土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作还不够完善。由于年代久远和缺乏有效的维护,它们的保存状况并不理想,人们对乡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一些建筑被随意改造,甚至完全拆除,使其建筑群变得残缺不全,失去原有的历史内涵,导致了历史文化信息的丢失。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还有风雨侵蚀、虫蛀腐朽等自然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对这些建筑造成损害。
2.功能转换与利用不当
目前许多城市公共景观在功能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既影响了建筑的历史价值,也阻碍了其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有效作用。例如过度商业化,导致建筑内部环境遭到破坏,历史氛围的淡化。长远看来,不但损害建筑的历史价值,也失去了体验传统文化与历史氛围的机会。另一些则因缺乏合理的利用而空置荒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些空间可能因为地理位置不好、交通不便、维护成本高等原因而被忽视。长时间的空置导致建筑逐渐损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文化资源,也让城市的文化内涵变得单薄。
3.红色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面临流失风险传承与创新的不足
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的传承与创新是保护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事物不断涌现,对于黄石红色乡土建筑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不仅损害了建筑的艺术价值,也让人们失去了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和历史氛围的机会,这些特色和文化内涵正面临着流失的风险。一方面,老一辈传承人的逐渐减少,许多传统建造技艺和装饰艺术面临着无人传承的风险,它们的失传将导致风格的单一化与文化内涵的空洞化。另一方面,在创新方面缺乏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导致建筑风格雷同、缺乏特色。
三、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的创新与思考
面对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保护与传承的困境,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与思考,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应深入挖掘和整理黄石红色乡土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积极探索传统建筑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点,这样可以为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加强保护与修缮的力度
黄石政府应当认识到黄石红色乡土建筑作为地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重要价值,结合相关政策与法规,明确保护责任与义务,既要考虑到建筑本体的保护,也要关注其周边环境的治理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引入专业团队进行科学规划和施工,对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修缮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原貌修复的原则,尽最大可能保留历史文化信息和风貌特色,避免过度现代化改造,以保持建筑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内涵。
(二)促进空间功能的优转化
在保持建筑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探索城市公共景观的功能多样化发展途径,也是让这些历史元素焕发新生命力的关键。在这样的前提下,将黄石红色乡土建筑元素加入为文化旅游景点的打造中,通过设置展览馆,陈列馆等功能区域,开发旅游线路、设置解说标识、等方式,让游客在欣赏建筑之美的同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故事,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促进红色历史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加强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乡土建筑的形式普遍符合于生态环境的要求,它们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为适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特点。而红色乡土建筑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在乡土建筑形式的创新中,分别从功能和审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在功能方面,保留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及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态环境要求的形式。在审美方面,挖掘和提炼红色乡土建筑中的审美元素,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创造出既有红色历史韵味又符合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公共空间。
四、结语
黄石红色乡土建筑艺术元素承载着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拥有独特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在城市化进程中,其保护与传承面临挑战。展望未来,随着社会对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视,以及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应用,黄石红色乡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将迎来新机遇。
参考文献
[1]坚持文化传承发展拒绝“千城一面”“拆真建假”[N].中国经营报,2024-06-10(A01).2024.001296.
[2]李静. 浅析乡土建筑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再生与应用[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13):58-60. 2096-3793.2023-13-019.
作者简介:程璨 ,2003 年8月,女,汉,湖北石首市,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在读,环境设计。
郭琛,1981年4月,女,汉,湖北黄石市,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副教授,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