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

宗文学

身份证号码 370321197906153614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凭借其高效、环保、节能等优势,逐渐成为建筑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装配式建筑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若质量控制不到位,将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深入研究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对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在 “双碳” 目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我国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如构件连接部位强度不足、裂缝渗漏、安装精度不达标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寿命,还引发了社会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的担忧,凸显了加强质量控制研究的紧迫性。

2.2 研究意义

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确保装配式建筑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提升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信任度。从行业发展角度看,严格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化、工业化转型目标。

三、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要点

3.1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的源头。在设计阶段,需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结构性能和施工可行性,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精细化设计。合理规划构件拆分方案,确保构件尺寸、形状便于生产、运输和安装;优化连接节点设计,保证节点连接的可靠性和传力性能;同时,加强各专业间的协同设计,避免因设计矛盾导致质量问题 。

3.2 构件生产质量控制

构件生产环节是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关键。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对钢筋、混凝土、保温材料等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规范生产工艺,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保证构件强度和外观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构件的尺寸偏差、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埋件位置等进行全面检测,不合格构件严禁出厂 。

3.3 运输与存储质量控制

合理选择运输车辆和运输路线,对构件进行妥善固定和防护,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变形和损坏。构件存储场地应平整坚实,按类型、规格分类存放,采取防潮、防雨、防晒等措施。同时,控制存储时间,避免因长期存放导致构件性能下降 。

3.4 施工安装质量控制

施工安装过程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安装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安装工艺和质量要求。严格控制构件安装精度,利用测量仪器进行定位和校准,确保构件位置、标高、垂直度符合设计标准。加强连接节点施工质量控制,如灌浆套筒连接的灌浆饱满度、螺栓连接的拧紧力矩等,保证节点连接牢固可靠 。

3.5 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流程,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分阶段、分部位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构件外观质量、连接节点性能、结构尺寸偏差等。采用专业检测设备和技术,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进行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施工阶段 。

四、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现存问题

4.1 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目前,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体系尚未完全健全,缺乏统一、完善的质量标准和规范。部分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质量控制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难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控 。

4.2 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装配式建筑涉及设计、生产、施工等多个环节,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但当前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短缺,部分人员对装配式建筑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掌握不足。设计人员缺乏装配式建筑设计经验,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影响质量控制效果 。

五、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优化策略

5.1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装配式建筑质量标准和规范,明确各环节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构建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建立质量追溯制度,确保质量问题可追溯、可整改 。

5.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优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增加装配式建筑技术和质量控制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要加强内部培训,定期组织技术讲座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同时,引进高端人才,提升企业质量控制水平 。

六、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

6.1 智能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未来,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在构件和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实时采集质量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质量评估和预测,实现质量问题的早期预警和智能处理,提高质量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

6.2 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

从装配式建筑的规划、设计、生产、施工到使用、维护、拆除的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一体化质量管控。建立建筑信息模型(BIM),整合各阶段质量数据,实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的追溯和管理,确保装配式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质量安全 。

6.3 标准化与精细化发展

随着行业发展,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将更加注重标准化和精细化。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和规范体系,细化各环节质量控制要点。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手段,严格控制每一个工艺环节,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七、结论

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是保障装配式建筑安全可靠、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存在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不足、产业链协同不足和检测技术落后等问题。通过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创新质量检测技术等优化策略,并顺应智能化信息化融合、全生命周期管控、标准化精细化发展等趋势,能够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水平,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化、工业化转型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连绥,兰翔. 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C]//建筑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4:1-5.

[2] 王 晨 . 建 筑 工 程 装 配 式 结 构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要 点 研 究 [J]. 砖 瓦 世界,2025(5):109-111. DOI:10.3969/j.issn.1002-9885.2025.05.037.

[3] 康凯. 基于质量控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9):160-162. DOI:10.3969/j.issn.1672-2167.2025.09.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