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水利水电工程物资设备管理优化

作者

曹凯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资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物资设备管理方式逐渐显现出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在水利水电工程物资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旨在研究智能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物资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物资设备管理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物资设备管理;人工智能

1.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已在众多领域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尤其在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智能化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工程效率,还在提高监测精度、增强决策支持能力和优化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智能化技术将在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发挥更加广泛而深入的作用。

罗龙昇[1]以RFID技术为例,介绍RFID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设备物资管理的具体应用研究,提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设备物资管理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科学的资源配置,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材料过程控制、提升工程质量。吴禄静[2]阐释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物资管理的必要性及基本特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物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物资管理的优化措施。肖晶等[3]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智能化技术在提升工程效率、提高监测精度、增强决策支持能力和优化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物资设备管理涉及物资的采购、存储、使用以及设备的维护、调度等多个环节。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存在诸多不足。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为实现物资设备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2.智能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物资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2.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水利水电物资设备的管理及工程质量与工程安全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发展,如图1所示。

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手段,实现对物资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过传感器监测物资设备的状态,如库存量、设备运行状态等,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当物资库存低于安全水平或设备出现故障时,物联网系统能够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物联网系统远程监控物资设备的状态,提高管理效率。

大数据技术能够整合和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为物资设备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分析,对物资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其次是优化资源配置,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优化物资设备的配置和调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后是预测需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物资设备需求,为采购计划提供依据。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物资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决策,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物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二是智能预测,预测物资设备的消耗趋势和故障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潜在问题。三是自动化控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调节,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2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效果分析

(1)提高管理效率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物资设备的管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环节,提高了管理效率。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的远程监控和智能预警功能,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物资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智能化技术通过自动化施工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施工过程的精准控制和高效调度。例如,引入先进的智能化施工机械,如TBM(隧道掘进机)、盾构机等,能够大幅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关键指标,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如图2所示。

(2)降低成本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减少浪费,从而降低成本。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物资设备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节约空间,如优化采购计划、减少库存积压等。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调度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提升安全性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物资设备管理的安全性。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智能化技术通过智能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智能预警系统能够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信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提前预警,为应急响应和防灾减灾争取宝贵时间。而智能应急救援系统则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定位事发地点,及时调度救援力量,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3.智能化技术应用的优化策略

3.1加强技术研发

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推动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智能化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实时监测工程质量和安全状况。这些系统能够准确捕捉水位、土压力、应力、变形等关键参数的变化,为施工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智能化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这些数据分析结果能够为项目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有助于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3.2完善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物资设备管理体系,确保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建立完善的物资设备管理体系是智能化技术有效应用的基础。这包括制定明确的物资设备管理流程、标准和规范,确保智能化设备从采购、入库、使用到报废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智能化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需要建立智能化的物资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设备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3.3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对智能化技术的认识和操作能力,确保技术的顺利实施。提高管理人员对智能化技术的认识和操作能力至关重要。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使管理人员熟悉智能化设备的基本操作、功能特点以及维护保养方法。同时,要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智能化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新应用。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成为智能化技术的推广者和实践者,为智能化技术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4强化数据安全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物资设备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数据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的安全责任和保护措施。其次,要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物资设备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此外,还要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测试,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通过强化数据安全,为智能化技术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4.结语

智能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物资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为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物资设备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物资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参考文献:

[1]罗龙昇,李广英,秦元斌,等.RFID在水利水电施工设备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云南水力发电,2021,37(08):222-224.

[2]吴禄静.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物资管理[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3,46(07):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