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策略研究

作者

褚亚芹

身份证号码:130984198307164221

一、引言

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然而,电力系统结构复杂,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多个环节,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故障。一旦故障发生,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引发大面积停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社会稳定。因此,深入研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策略,对保障电力供应可靠性、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策略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随着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如风电、光伏等)大量接入,使得电力系统的电源结构和运行特性更加复杂。与此同时,电力设备长期运行导致老化、外部环境变化(如雷击、短路)等因素,增加了故障发生的概率。传统的故障诊断和保护方法逐渐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快速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亟需研究更为先进有效的故障诊断与保护策略。

2.2 研究意义

有效的故障诊断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位置和类型,为故障修复提供依据,缩短停电时间,减少经济损失。合理的保护策略可以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切断故障线路或设备,防止故障扩大,保障电力系统其他部分的正常运行。研究故障诊断与保护策略,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电力行业技术进步,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三、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类型

3.1 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故障类型,包括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等。短路会导致电路中电流急剧增大,产生高温,可能烧毁设备,同时引起电网电压大幅下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系统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

3.2 断线故障

断线故障主要指输电线路或设备连接线的断裂,可能由自然灾害、机械损伤或长期运行老化等原因引起。断线故障会破坏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导致部分区域供电中断,影响用户用电,还可能引发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

3.3 设备故障

电力设备故障涵盖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故障。例如,发电机转子绕组短路、变压器绕组绝缘损坏、断路器拒动或误动等。设备故障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能力,降低系统运行效率,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扩大。

3.4 其他故障

除上述故障外,电力系统还可能出现频率异常、电压波动、谐波污染等故障。频率异常会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四、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4.1 基于硬件的诊断方法

基于硬件的诊断方法主要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电流、电压、温度等运行参数。当参数超过正常范围时,触发报警装置,提示可能存在故障。

4.2 基于软件的诊断方法

基于软件的诊断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状态估计法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估计,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故障录波分析法利用故障录波器记录的故障前后电气量波形,分析故障特征;专家系统则基于电力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故障诊断规则库,对故障进行推理判断。

五、电力系统保护策略

5.1 继电保护策略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最基本的保护方式,通过安装在电力设备上的继电器,在故障发生时检测电气量的变化,当达到预定动作条件时,迅速切断故障设备或线路。常见的

继电保护装置有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它们相互配合,构成完整的继电保护体系,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快速保护。

5.2 自动重合闸策略

自动重合闸是在继电保护动作切断故障线路后,经过一定时间间隔自动重新合闸的装置。对于暂时性故障(如雷击引起的绝缘子闪络),自动重合闸能够恢复线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根据重合闸次数,可分为一次重合闸、二次重合闸等;按照重合闸方式,可分为三相重合闸、单相重合闸和综合重合闸。

六、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现存问题

6.1 诊断准确性与实时性不足

部分故障诊断方法在面对复杂故障或多重故障时,诊断准确性较低。同时,由于电力系统数据量大、传输延迟等问题,导致故障诊断的实时性难以满足要求,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影响故障修复效率。

6.2 保护装置协调配合困难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复杂化,不同保护装置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增加。在故障发生时,可能出现保护装置误动作或拒动作的情况,无法实现故障的快速隔离,甚至导致故障范围扩大。

七、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改进方向

7.1 提升诊断技术性能

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故障诊断算法,结合多种诊断方法的优势,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海量电力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信息,为故障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7.2 优化保护装置协调配合

建立完善的保护装置协调配合机制,通过合理整定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明确各保护装置的动作顺序和范围。利用通信技术实现保护装置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保护系统的整体性能,确保故障时保护装置能够准确动作。

八、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发展趋势

8.1 与智能电网深度融合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故障诊断与保护将与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通过智能传感器、通信网络和智能控制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保护的快速性,为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8.2 多源信息融合诊断

未来的故障诊断将充分融合电力系统的电气量信息、设备状态信息、环境信息等多源数据。利用先进的数据融合技术,对多源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更全面地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故障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九、结论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策略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对常见故障类型的分析,运用基于硬件、软件和智能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及继电保护、自动重合闸和稳定控制等保护策略,能够有效应对电力系统故障。然而,目前在诊断准确性、保护装置协调配合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通过提升诊断技术性能、优化保护装置协调配合和加强智能化建设等改进方向,结合与智能电网深度融合、多源信息融合诊断和自愈性保护系统发展等趋势,将不断完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体系,为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马智强.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策略研究[J]. 水利电力技术与应用,2025,7(12). DOI:10.37155/2717-5251-0712-17.

[2] 刘守丛,李华东,李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J]. 科学与信息化,2025(7):116-118.

[3] 韩静. 基于整流发电机故障诊断的电力推进系统保护研究[D]. 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