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探讨

作者

崔云华

身份证号码:370305198111026210

一、引言

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与产业形态。通过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工业互联网促进了工业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智能分析,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然而,随着工业互联网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日益严峻。网络攻击、数据泄露、设备故障等安全问题,不仅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在此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应运而生,通过专业的技术与服务手段,为工业互联网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成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撑。

二、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的背景与意义

2.1 发展背景

工业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工业系统相对封闭的环境,将工业生产环节全面接入网络,使得工业系统暴露在更多的安全风险之下。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复杂多样,涵盖智能工厂、能源电网、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需求差异显著。此外,国家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明确企业安全责任,推动安全技术服务发展,为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创造了政策环境。

2.2 发展意义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安全风险,保障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通过专业的安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因网络攻击或系统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数据丢失。同时,安全技术服务有助于企业满足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提升企业的合规性。从宏观层面看,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关键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安全挑战

3.1 网络安全威胁

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复杂,包含企业内网、外网、物联网等多种网络形态,网络边界模糊,容易遭受外部网络攻击。黑客可利用网络漏洞,入侵工业控制系统,篡改生产指令,造成设备损坏或生产事故。同时,工业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老旧设备,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机制,增加了网络攻击的风险。

3.2 数据安全隐患

工业互联网运行过程中产生海量数据,涵盖生产数据、设备数据、用户数据等。这些数据一旦泄露或被篡改,不仅会导致企业商业机密泄露、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此外,工业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面临数据泄露、非法访问、恶意篡改等安全威胁,数据安全防护难度大。

3.3 设备安全风险

工业互联网中的设备种类繁多,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部分设备存在设计缺陷或安全漏洞,且更新升级困难,容易成为攻击者的目标。设备被攻击后,可能导致生产过程失控,引发安全事故。同时,设备间的通信协议缺乏统一标准,增加了设备间通信的安全风险。

3.4 安全管理难题

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企业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安全防护技术手段落后,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此外,工业互联网安全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协调难度大,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进一步加剧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四、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内容

4.1 安全风险评估服务

通过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工业互联网系统的网络架构、设备设施、数据资产等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点,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企业制定安全防护策略提供依据。

4.2 安全防护服务

针对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提供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防护、设备安全防

护等服务。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设备和技术,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防止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发生。

4.3 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服务

建立实时的安全监测平台,对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安全事件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安全异常,及时发出预警,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降低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

4.4 安全培训与咨询服务

为企业提供安全培训服务,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针对企业的安全需求,提供专业的安全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策略,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五、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实施策略

5.1 加强技术创新

鼓励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如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工业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等。推动产学研用合作,促进安全技术成果转化,提高安全技术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5.2 完善标准体系

加快制定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统一安全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建立健全安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安全技术服务市场秩序,提高安全技术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5.3 强化人才培养

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完善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培养一批既懂工业又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为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5.4 推动产业协同

建立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工业企业、科研院校等多方协同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安全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发展趋势

6.1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安全威胁的自动识别和智能分析,提高安全监测和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安全数据价值,预测安全风险,实现主动防御。

6.2 服务模式创新

未来,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将从传统的项目式服务向平台化、订阅式服务模式转变。通过搭建安全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安全服务解决方案。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长,降低安全服务成本。

七、结论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面对当前工业互联网面临的诸多安全挑战,通过提供全面的安全技术服务内容,实施有效的发展策略,能够提升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将朝着智能化、创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为工业互联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安成飞,冀宗玉. 基于 SaaS 化的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探讨[J]. 工业信息安全,2022(1):108-114.

[2] 张德馨,唐刚.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15(12):72. DOI:10.3969/j.issn.1001-2362.2015.12.051.

[3] 陈焱,陈丹,袁琦,等. 面向 5G 网络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分析[J]. 中兴通讯技术,2025,31(2):72-76. DOI:10.12142/ZTETJ.2025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