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通信系统中电子工程技术分析

作者

熊卿

身份证号码:130102198012052435

引言

随着 5G 技术的广泛商用以及 6G 技术的前瞻布局,全球通信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变革浪潮。智能通信系统作为融合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的综合性体系,已深度渗透至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多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

一、智能通信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智慧通信系统是指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等通信系统的集成应用,通过通信系统的有效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信息的智能处理,达到信息互联互通与智慧化交流的技术,以通信网络为平台,以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工具,让系统能够具有自主感知、自主判断和自主调节的能力,以满足多种不同领域的通信需求为目标。智慧通信系统具有高速化、智能化、集成化和泛在化特征。智慧通信系统具有高速化特征,其主要采用了先进而高速的调制解调器及信道编码器等技术,能够加速数据传输,确保通信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具有智能化特征,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及时地识别当前系统网络状况以及用户的实时需求,最终达到系统的资源智能分配和调度;具有集成化特征,主要将各种具备功能特征的模块高度集成在一个空间内,精简设备并扩大设备功率,确保功能具备最优性;具有泛在化特征,智慧通信系统主要可以覆盖一定范围的距离并能够实现无时无地的通信,以此来满足不同需求用户在网络通信方面的需求。

二、电子工程技术在智能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2.1 信号处理与传输技术

智能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和传输技术是保证信息准确、快速传输的重要支撑手段。在信号处理过程中,贯穿其中的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滤波技术对信号中的噪声进行去除,使信号更加纯净;调制解调技术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完成,从而方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介质进行传输。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为例,它就是将高速数据流分成许多低速子数据流,并在许多不同的正交子载波上同时传输,提高频谱利用率、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广泛应用于 5G 通信系统中。传输技术方面主要是光纤通信技术,其通过传输容量大、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成为骨干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光纤本身的结构将光在光纤中全反射,来实现远距离、高速度的数据传输。对于短距离、高速率的通信来说,就可以采用毫米波通信技术,它就是利用毫米波频段的高频特性,可获得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情况下它用于5G 小基站、室内无线覆盖等领域。除此之外,抗干扰技术和信号增强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自适应均衡技术就是对信道变化自动调整参数,进行补偿信号失真的处理;分集接收技术就是通过几个接收天线来接收信号,然后通过合并处理来加大信号强度的信号提升处理手段,它往往是为了提高通信可靠性。

2.2 网络架构与设备技术

网络体系架构是智能通信系统的基础骨架,影响系统性能和扩展能力。5G/6G 采用的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打破了传统网络架构中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紧密联系。SDN 分离网络的控制和数据平面,通过集中控制器可以对网络进行灵活配置,管理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调度;NFV 利用虚拟化技术和软件定义来实现传统网络功能,使其可以运行于通用硬件平台上,减少了专用网络硬件的需求,降低了设备的硬件成本,增强了网络部署灵活性和可扩展能力。基站设备与终端设备是网络体系架构中重要的节点设备。基站设备的硬件设计决定了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传输质量,其中射频模块主要完成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对天线阵列和功率放大器的合理设计有利于信号的加强;基带处理单元完成信号的编码、解码等数据处理,保障信号数据的准确传输。

2.3 智能控制与管理技术

智能通信系统的大脑。智能控制与管理技术指通信系统的控制中心与管理系统,也是通信系统的智能大脑。人工智能算法在通信资源的调度分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机器学习算法可对通信网络所承载的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网络所需要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智能调度分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通信系统的智能运维。故障诊断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对设备运行的实时状态进行监测,并应用专家系统及机器学习算法,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判断出设备发生的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降低故障的解决与排除时间。

三、智能通信系统中电子工程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 技术层面问题

技术方面,关键难点主要集中于电子工程技术环节,首先表现为高频高速电子器件性能障碍,随着通信频率的持续上升,信号传输过程中耗散效应愈加显著,电磁兼容问题更加突出,而电子器件在高频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寄生效应,信号反射等,会造成信号畸变,通信质量下降;其次,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需要考虑算法问题和算法优化,需要考虑不同设备的数据传输处理效率;软件和硬件之间也存在深度融合所面对的关键问题,各种厂商设备间的软件和硬件兼容度较低,增加了设备系统性的集成问题。此外,我国电子、通信行业在高端芯片,关键算法等高尖端技术领域仍依靠于引进国外高端技术和硬件,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阻碍智能通信行业关键技术和软硬件的自主化。

3.2 成本与能耗问题

智能通信建设与维护运行成本过高。目前先进电子设备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包括芯片设计和设备制造等,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研发成本。另外设备制造成本高,高端电子元器件价值高,提高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设备成本。运行成本也很大,智能通信系统的运行能耗大,5G 基站多,而且每个基站比 4G 基站的功耗大很多,数据中心里的服务器、制冷等耗电多,超高的耗能成本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外与绿色环保理念也是不符的。

3.3 安全与可靠性问题

由于智能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安全威胁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运行,随着系统的智能度、互联度的提升,网络攻击方式及技术愈发繁杂。比如黑客能够借助恶意软件入侵系统,窃取信息和数据;拒绝服务攻击(DoS)攻击会造成系统停止运行,不再提供服务。智能化通信系统的运行受环境影响而具有不稳定现象,高温、高湿、电磁环境等因素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性能变差甚至损坏,设备运行时间越长,其老化现象就会愈加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如何保证系统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稳定运行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四、智能通信系统中电子工程技术的优化策略

4.1 技术创新与突破

一是要在电子工程技术上搞创新,通过技术攻关,研发出新一代电子材料和器件。石墨烯、氮化镓等新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可以用来生产高频、高速的电子器件,减少传输损耗,提升电子器件性能;量子器件研究和应用,也许将颠覆当前通信模式,并可能催生出具有超高速、低能耗数据传输的通信模式。二是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工程技术之间的融合,将机器学习等技术运用到电子工程的信号处理和设备控制之中,实现智能化和自主优化,加强自主发展,开发核心技术,提升我国的电子电路系统和自主芯片制造,在智能通信设备的研发方面减少对国外的技术依赖,促进创新与发展。

4.2 成本控制与能耗优化

可通过优化设计电子设备方案减小生产工艺成本,使用模块化设计来增加设备的通用水性以及维护维修便利性、缩短研发生产时间;优化电路设计,减少元器件的数量,减少设备物料成本。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降低能耗是减小消耗的重要手段,研发高效电源模组,提升电能利用率;使用低功耗的芯片,降低设备运行功率。利用智能化的能耗管理系统,监测设备运行能耗的情况,根据设备网络负载动态改变设备功率大小,实现动态资源调配,实现整体降低能耗。

4.3 安全与可靠性提升

建设通信系统网络安全防范机制。利用加密手段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避免出现数据泄漏;配置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等,实时检测网络中的入侵和攻击,防止非法人员的入侵和访问。提高设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增强设备结构适应能力,采用密封防水、防腐防尘、耐高温、抗电磁等设计方法,防止设备运行在恶劣环境中。实现设备故障警报和多重备份功能,对设备实时进行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后,发现可能即将出现的故障进行预警预报;搭建多重备份系统,若主设备出现故障时,由备份设备能够接管并代替其运转,确保通信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工程技术作为智能通信系统的核心支撑,在推动通信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其在智能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旨在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电子工程技术与智能通信系统将实现更深度的融合,推动通信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为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 济 豪 . 智 能 通 信 系 统 中 电 子 工 程 技 术 分 析 [J]. 集 成 电 路 应用,2024,41(11):208-209.

[2] 白 旭 . 电 子 工 程 自 动 化 控 制 系 统 中 的 智 能 技 术 分 析 [J]. 电 子 技术,2024,53(09):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