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建筑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作者

王志浩 孙圳 商克亭

身份证号码:370305199205033117 身份证号码:370305199206284719 身份证号码:370305198011163111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 “三农” 问题、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的诸多任务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关键环节。绿色建筑以其节能环保、资源高效利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性,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绿色建筑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对于提升乡村建设质量、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绿色建筑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乡村建设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部分乡村在建设过程中,过度采用传统建筑方式,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建筑能耗居高不下。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传统建筑已难以满足需求。而绿色建筑理念的兴起,为乡村建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契合乡村振兴对生态宜居、绿色发展的要求。

2.2 研究意义

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绿色建筑,有助于减少建筑活动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目标。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能够降低建筑能耗和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绿色建筑的应用还能提升乡村建筑品质,改善乡村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人才振兴 。

三、绿色建筑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优势

3.1 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注重对乡村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减少对土地、植被的破坏;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减少对乡村空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维护乡村生态平衡 。

3.2 资源高效利用

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绿色建筑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乡村建筑的部分能源需求;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用当地的竹木、石材等天然材料进行建筑建造,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3.3 改善居住环境

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如合理的朝向布局、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能够改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舒适度。同时,绿色建筑注重隔音设计,减少外界噪音干扰,为乡村居民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空间 。

3.4 传承乡村文化

绿色建筑的设计可以融入乡村传统文化元素,保留乡村特色风貌。通过采用传统建筑工艺和建筑形式,结合现代绿色建筑技术,使乡村建筑既具有时代特色,又能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

四、绿色建筑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现存问题

4.1 认知与意识不足

部分乡村居民和基层干部对绿色建筑的概念、优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对绿色建筑的接受度较低。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仍习惯于采用传统建筑方式,阻碍了绿色建筑在乡村的推广应用 。

4.2 技术与人才短缺

绿色建筑涉及多种先进技术,而乡村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人才。同时,乡村建筑工匠对绿色建筑技术了解甚少,难以保证绿色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

4.3 资金投入有限

绿色建筑在前期建设过程中,由于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成本相对较高。乡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来源有限,难以承担绿色建筑建设的高额成本。同时,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使得绿色建筑在乡村的推广面临资金瓶颈 。

4.4 缺乏标准与规范

目前,针对乡村绿色建筑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尚不健全,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要求。这导致乡村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存在随意性,难以保证建筑质量和节能效果,也不利于绿色建筑在乡村的规范化发展 。

五、绿色建筑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策略

5.1 加强宣传与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宣传活动等方式,向乡村居民和基层干部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宣传绿色建筑的优势和重要意义,提高他们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5.2 强化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

建立乡村绿色建筑技术服务体系,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乡村,为绿色建筑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针对乡村绿色建筑的技术研发和推广。

5.3 拓宽资金渠道与政策支持

政府加大对乡村绿色建筑建设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采用绿色建筑技术的乡村项目给予补贴。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绿色建筑建设,通过 PPP 模式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制定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降低绿色建筑建设成本,提高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

5.4 完善标准与规范体系

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乡村绿色建筑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明确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加强对乡村绿色建筑建设的监管,确保绿色建筑项目按照标准和规范实施,保证建筑质量和节能效果 。

六、绿色建筑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趋势

6.1 与乡村特色产业融合

未来,绿色建筑将与乡村特色产业如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深度融合。通过建设绿色民宿、生态农庄等特色建筑,打造绿色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游客,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绿色建筑与乡村经济的协同发展 。

6.2 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在乡村的应用将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乡村绿色建筑的智能监控和管理,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等,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和居住舒适度 。

七、结论

绿色建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对于实现乡村生态宜居、资源高效利用、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当前在应用过程中面临认知不足、技术人才短缺、资金有限和标准规范不完善等问题,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技术支持、拓宽资金渠道和完善标准规范等策略,并顺应与产业融合、智能化发展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趋势,绿色建筑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惠渝. 乡村振兴背景下 BIM 技术在乡村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咨询,2024(13):151-154.

[2] 李琳玲, 何明. 木塑复合材料在乡村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 塑料助剂,2025(1):81-85. DOI:10.3969/j.issn.1671-6294.2025.01.0018.

[3] 杨俊超. 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思考[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5(1):135-137. DOI:10.13655/j.cnki.ibci.2025.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