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策略研究

作者

王朋朋

身份证号码:370902198204010617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以及电力系统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传统电力系统调度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需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其间歇性、波动性特点给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与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同时,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元素的大量涌现,使得电力系统运行场景更加复杂多变。智能调度策略通过融合先进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运行规律,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准控制与优化调度,成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动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二、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策略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随着 “双碳” 目标的推进,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24 年,风电、光伏装机容量持续攀升,占总装机容量比例不断提高。然而,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导致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压力剧增。与此同时,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跨区域电力互联程度加深,电力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传统基于经验和简单规则的调度方式,在应对复杂工况和海量数据时效率低下,难以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亟需向智能化方向转型。

2.2 研究意义

智能调度策略能够提高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通过精准预测新能源发电功率和负荷需求,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减少弃风、弃光现象,促进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方面,智能调度可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快速识别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连锁故障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此外,智能调度还能优化电力资源配置,降低发电成本和网损,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助力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的关键技术

3.1 大数据技术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海量数据,包括发电侧的机组运行参数、新能源发电功率数据,输电侧的线路潮流数据,以及用电侧的负荷数据等。大数据技术可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采集、存储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通过建立负荷预测模型、新能源发电预测模型等,为智能调度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精准预测和优化决策 。

3.2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智能调度中发挥核心作用。机器学习算法可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学习,建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与调度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调度策略的自主优化。例如,强化学习算法可在不断试错中学习最优调度策略,以适应电力系统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故障隐患,提高调度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3 广域测量系统(WAMS)

广域测量系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各节点电压、电流相量的同步测量。通过实时采集系统的动态数据,WAMS 能够快速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为智能调度提供准确的实时信息。在系统发生故障或扰动时,WAMS 可帮助调度人员迅速掌握系统动态,及时调整调度策略,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3.4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

可靠的通信网络是实现智能调度的基础。智能电网通信技术采用先进的通信协议和网络架构,确保电力系统各环节之间数据的快速、准确传输。光纤通信技术以其高带宽、低损耗、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成为智能电网通信的主要方式;5G 通信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实时性,满足智能调度对海量数据快速交互的需求。

四、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策略现存问题

4.1 数据质量与安全问题

电力系统数据来源广泛且类型复杂,数据中存在噪声、缺失值等问题,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同时,电力系统数据涉及国家能源安全和用户隐私,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面临着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现有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和管理措施尚不完善,难以有效保障数据安全。

4.2 技术融合与协同难题

智能调度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等多种技术,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和协同存在困难。例如,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的结合不够紧密,导致数据分析结果无法充分应用于调度决策;各技术模块之间的接口标准不统一,数据交互效率低下,影响智能调度系统的整体性能。

五、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策略优化措施

5.1 提升数据质量与安全保障

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采用数据清洗、补全、校验等技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数据安全防护,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和数据备份恢复机制,保障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建立数据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数据使用的监督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5.2 加强技术融合与协同创新

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等技术在智能调度中的深度融合,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实现各技术模块之间的高效协同。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研究,探索新技术在智能调度中的应用模式,如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据共享和安全管理,提高智能调度系统的整体性能。

六、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策略的发展趋势

6.1 更深度的智能化与自主化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智能调度中得到更深入的应用,实现调度策略的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和自主优化。智能调度系统将具备更强的感知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能够实时感知电力系统的变化,并快速做出最优调度决策,实现电力系统的自主运行和管理。

6.2 多能协同调度

随着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将与天然气、热力等其他能源系统深度融合。智能调度策略将向多能协同调度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多能源系统的联合优化模型,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补利用和协同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七、结论

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策略是应对能源转型和电网复杂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当前面临数据、技术、模型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但通过采取提升数据质量、加强技术融合、优化模型和培养人才等措施,能够有效解决现存问题。随着智能化、多能协同和市场化等发展趋势的推进,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策略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战鹰. 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电力系统中的清洁能源调度策略分析[J]. 通信电源技术,2025,42(10):103-105. DOI:10.19399/j.cnki.tpt.2025.10.035.

[2] 张国瑞,宋秀芳,赵明.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与智能调度研究[J].今日制造与升级,2024(10):89-92.

[3] 赵善驰.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策略研究[D]. 江苏:南京邮电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