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动导线带电绝缘支撑杆的研究与应用
何广杰 韩胜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带电立杆已经成为当前较为成熟的不停电作业项目之一,带电体对地安全距离以及相间的安全距离往往是重中之重。为减小停电范围、提升供电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带电撤立杆用新型电动导线带电绝缘支撑杆,提高带电立杆的安全性,满足承载导线张力的机械强度,缩短整个作业项目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关键词: 带电立杆、带电作业、绝缘支撑杆、作业效率
0 引言
为减小停电范围、提升供电可靠性,带电立杆已经成为当前较为成熟的不停电作业项目之一,适用于多种场景,效果显著。配电网新、改、扩建工程组立电杆均可以实现不停电施工,不受停电限制,缩短工期,加快进度,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应用十分广泛。
带电立杆过程中,带电体对地安全距离以及相间的安全距离往往是重中之重,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是保证带电作业人员安全以及设备安全的关键。配电线路现场环境复杂,很容易忽视带电距离是否满足安全条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酿成接地或者相间短路事故,给人员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1]。
1 带电立杆
带电立杆主要是指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新用户接入工程、配网线路改造、抢修等需要在运行的配电线路档距中补立或更换直线杆的一种作业方式。该作业项目属于复杂类作业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存在施工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作业流程较复杂的特点。
带电立杆是配电网建设中最常见的复杂作业项目之一,属于第三类作业科目,且当前主要通过绝缘手套法开展。绝缘手套作业法需要大量且可靠的遮蔽,是操作核心事项点。无论采用起立式立杆还是插入式立杆,新杆安装时都需要借助绝缘工具来控制架空线路的移动,很容易因为架空导线移动导致导线相间距离变小从而发生相间导线误触。
2 现状分析
2.1 现有问题
现有10kV线路带电立杆过程中,常用方法是用吊车将电杆从10kV线路中间垂直放下,在电杆下放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电杆对线路产生刮碰,减少由此产生的电杆断裂、导线崩断风险及安全距离的要求,应将10kV线路两回线路之间的距离支撑开方便电杆从导线上方放入[2]。
为避免带电撤、立电杆工作中发生接地短路事故,须对架空导线、电杆和横担等设置严密牢固、防护范围足够的绝缘遮蔽隔离。绝缘遮蔽隔离措施作为辅助绝缘保护,虽然作业中允许“擦过式”接触,但起重机的金属吊臂、钢丝绳、吊钩等与其碰触后会对其造成损伤,从而失去绝缘保护,需结合导线的架设方式、撤立杆的方法,扩大电杆、起重设备、起重绳索与导线之间的距离,保障作业安全。
2.2 相间距离调节方法
常用的扩大起重设备、电杆与导线之间作业空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升导线,可有效增大起重设备与带电导线之间的作业空间。但是由于受到弧垂、两侧电杆地形高差等影响,有时无法有效提升导线。二是利用工具横向拉开或撑开导线,为撤立电杆时提供更大的作业空间。
现有技术中相邻的两根架空导线之间经常设有绝缘支撑杆来调节架空导线的相间距离,用以保障作业时的相间安全距离。现有的带电立杆绝缘杆相间距离无法调整,且需要另一台吊车单独辅助作业,不能满足实际线路的作业需求[3]。
常见绝缘撑杆调节相间距离的方式大致可分为操作杆式螺丝扣连接方式、双钩紧线器原理连接方式、雨伞撑杆打开方式三种,操作杆式螺丝扣连接方式有着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满足撑开导线的张力要求,但安装后无法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调节撑杆的长度改变相间距离;双钩紧线器原理连接方式虽然可根据线路装置调节绝缘撑杆的长度,但设计要求较高,且双钩紧线器与架空导线之间存在软性连接,存在工具晃动风险。雨伞撑杆打开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也能调节绝缘长度,但是支杆的角度不同,撑杆承受的导线张力不同,无法保证有效的机械强度。
3. 新型电动导线带电绝缘支撑杆
3.1技术方案
针对现有绝缘撑杆中无法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调整相间距离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电动导线带电绝缘支撑杆,采用远程操作方式避免作业人员接近带电体,实用性强。通过电动无线遥控技术控制绝缘支撑杆展开或收缩,实现导线间距实时调整。
方案示意图如下:
电动导线带电绝缘支撑杆安装完成后,作业人员按下遥控器,电机转动继而带动所述螺杆转动,使得螺纹连接件前后运行,进而带动所述所述内杆伸出或者缩回外杆内,进而实现支撑杆支撑导线开合,增加或缩小间隙。通过远程遥控控制板来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电机头部连接有螺杆,电机的启停会带动螺杆的旋转和停止,通过螺杆的转动推动螺纹连接件前进或后退,从而带动内杆的伸长或缩短。
当内杆伸出到最大距离、凸台顶住限位块后,电机的电流升高,遥控控制板上设有一电流监测模块,当电流监测模块监控到电流变大时自动切断电机电源,防止电机烧毁,此时导线被撑开到最大距离进行作业。遥控控制板在经过设定的时间后会恢复电源连接,在作业完成后按下遥控器的后退键,即可控制内杆缩回到初始位置,最后取下绝缘支撑杆即完成作业过程。
3.2应用成效
应用表明:带电撤立时使用新型电动导线带电绝缘支撑杆,可有效减少撤立杆作业时对线路及设备的遮蔽工作,作业时间由原来工作3h缩短到2h,现场人员由原来的8人减少到6人。通过远程操作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整体工作流程的优化和现代化,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业效率的提升使得带电撤立杆作业的执行时间大幅缩短,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和作业成本,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4 结语
新型电动导线带电绝缘支撑杆,取较现有绝缘撑杆调节相间距离更便携,通过无线遥控的操作方式避免作业人员接近带电体,进一步保障架空导线带电作业安全性,实用性强。通过新型电动导线带电绝缘支撑杆,可有效减少带电立杆过程中架空导线相间距离调节时间,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仲骐,董烨.城市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危险点与解决方案[J].电力与能源,2023,44(04):411-413.
[2]付轶,徐飞.10 kV同杆双回线路带电立杆导线支撑架[J].农村电气化,2021,(12):53-55.
[3]陈定国.缩短单回线路带电立杆作业时长[J].农村电气化,2021,(11):56-58.
[4]谢广志,王力,胡建荣,等.新型导线绝缘支撑杆研究应用[J].农村电气化,2019,(10):50-51.
作者简介:
何广杰、男、汉、出生年月1988.08就职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从事不停电作业,具备丰富的不停电作业管理经验。
韩胜、男、汉、出生年月1988、就职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从事不停电作业,具备丰富的不停电作业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