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水管网淤堵冒溢的解决措施
朱光新
身份证号码:370305197510284335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市政污水管网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收集、输送城市污水的关键功能,对保障城市环境卫生、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管网淤堵冒溢问题频发,部分城市老旧城区管网堵塞率居高不下,污水横流、恶臭散发等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更威胁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污水渗漏还可能污染地下水,引发土壤和水体生态系统破坏;频繁的淤堵冒溢事件也大幅增加了市政运维成本,给城市管理带来沉重负担。
一、市政污水管网淤堵冒溢问题概述
1.1 市政污水管网的构成与运行原理
市政污水管网由管道、检查井、泵站及附属设施构成。管道作为核心载体,依材质分为混凝土管、塑料管等,通过不同管径与坡度组合输送污水;检查井用于连接管道、检查维护,定期清掏防止淤泥堆积。污水泵站则在地形复杂或管道埋深不足时,通过水泵提升污水实现远距离输送。管网主要依靠重力流,利用地形坡度自然排水,部分区域结合压力流,通过泵站加压保障污水顺利输送。
1.2 淤堵冒溢问题的现状与危害
市政污水管网淤堵冒溢问题愈发严峻。淤堵冒溢不仅造成污水横流,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渗入土壤与地下水更威胁生态安全。污水漫灌道路,影响居民出行,甚至滋生蚊虫传播疾病。频繁维修疏通还大幅增加市政运维成本,管网改造资金缺口逐年扩大。解决淤堵冒溢问题,已成为保障城市健康运行的当务之急。
二、市政污水管网淤堵冒溢的原因分析
2.1 设计不合理
在市政污水管网的规划设计阶段,诸多不合理之处为后续的淤堵冒溢问题埋下隐患。部分城市在管网设计时,对城市发展规模和污水排放量增长预估不足,选用管径过小的管道,难以满足实际排污需求。随着城市人口增加、产业发展,污水量急剧上升,管道输送能力捉襟见肘,污水流速减缓,杂质逐渐沉淀堆积,最终导致堵塞。坡度设计不当也是常见问题,一些路段坡度无法满足污水自净流速要求,污水在管道内滞留,固体杂质沉积,久而久之形成淤积。
2.2 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环节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污水管网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果。管道基础施工过程中,若存在超挖、回填不实等情况,会致使管道沉降、变形甚至破裂,引发渗漏与堵塞。管道接口密封不严也是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密封材料质量低劣或施工工艺不达标,会造成污水渗漏,进而导致地基塌陷、管道错位。施工过程中杂物清理不彻底,砖石、混凝土碎块等混入管道,这些异物成为污水中杂质附着的核心,日积月累便形成顽固堵塞物。
2.3 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
日常维护管理的缺失是导致市政污水管网淤堵冒溢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部分城市对污水管网的维护重视不足,清淤周期过长,淤泥、垃圾在管道内持续堆积,不断缩小过水断面,降低管道输水能力。一些城市的污水泵站因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在污水排放高峰时段无法正常运行,导致污水在管网中大量积聚,压力升高,最终引发冒溢。
2.4 外部因素影响
外部环境因素对市政污水管网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巨大威胁。地质条件变化,如地震、地面沉降等,会使管道受力不均,造成断裂、错位。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区,地震过后常出现污水管道破裂、渗漏的情况,不仅影响污水正常输送,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周边工程施工时,挖断、占压污水管道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2.5 用户行为因素
用户的不合理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政污水管网的淤堵冒溢问题。部分工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违规排放含大量悬浮物、化学物质的超标污水。这些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不仅腐蚀管道内壁,还会与污水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结垢,附着在管道内壁,减小管道内径,影响污水流动。餐饮商户随意倾倒餐厨垃圾与油脂,油脂进入管道后遇冷凝结,与食物残渣等混合成块,堵塞管道。
三、市政污水管网淤堵冒溢的解决措施
3.1 应急处理措施
针对突发的污水管网的淤堵冒溢事故,做好有效迅速的应急处置工作是危害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应组建相应的应急小组,明确水务部门、环保部门、市政部门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当监测到事故信息或接到事故预警时,应急小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利用隔离带警示、设置污染隔离区等,避免普通人群与污水的接触,以排除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在现场处置上,视污水管网淤堵冒溢状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置技术方法。
3.2 工程修复技术
精准施策恢复管网功能,因老化损坏引起的淤积问题,工程修复是恢复管网运行功能的重要举措。非开挖修复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内衬法,即将原有管道中重新铺放新的内衬管,对原管道的裂缝或腐蚀破坏进行有效修补,同时还能对管道的密封性和过流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喷涂法,即将一种特殊的材料通过管道喷涂到管道内壁,有效的对其管道进行防腐蚀的处理,主要用于局部的损伤。较为严重的破损就需要进行开挖换管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做到重新搭建稳定的管网排水系统。检查井是管网系统的重要部分,在管网系统中的损坏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复处理。
3.3 优化设计与改造
科学规划提升管网效能,做好规划设计优化改造是从根本上消除管网淤堵冒溢的核心工作。规划新建的管网,应该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网流量预测计算方式科学选择管道的管径及管道坡度,例如人口、商户相对较多的区域适当加大管径,增强管道的输送能力;特殊地形地势区域设立跌水井、加压泵站等。
3.4 加强日常维护管理
长效机制保障管网健康,加强污水管网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是污水管网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要根据污水管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周密可行的养护维护工作方案,确保清淤、检测、设施维护等工作的周期性及具体要求,加强维护工作人员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进步,确保维护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和维护操作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定期维护管网形成档案信息,记录管网建设、维护、检测等信息,为管网运行分析、维护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来源。
3.5 地理信息系统(GIS)辅助管理
智慧赋能提升管理水平,传统的管网管理是只有一手画或是一手画+一手写的方式,应用 GIS 技术,可以将管网空间信息、属性信息、运行数据融为一体,管理人员一手绘、一手摸、一手查,了解管网分布、管径、埋深,找到淤堵冒溢点;应用 GIS 空间分析功能,模拟污水流动,预测管网运行状态,提前发现堵塞倾向,进行预防性维护。
结语
市政污水管网淤堵冒溢问题的解决,需应急处理与长效治理协同推进。通过快速响应机制控制突发危害,依托工程修复、设计改造夯实管网基础,借助科学维护与 GIS 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模式升级,强化多部门协同治理,将智慧化手段深度融入管网运维,为城市水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筑牢防线。
参考文献
[1]杨柳,王利华,余浪,等.市政污水管网淤堵冒溢的解决措施[J].云南水力发 电,2023,39(12):228-230.
[2]张振丹.透水模板布水泥浆淤堵过程模拟分析[J].门窗,2013,(10):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