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能化的路径研究
王佳
中共临淄区委党校 山东淄博 255400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治理面临日益复杂的挑战,传统治理模式在应对基层社会问题时,逐渐显现出信息滞后、协同不足、治理效能不高等问题。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层治理智能化提供了可能,而党建引领则在基层治理智能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党的领导不仅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保障,也是推动智能化治理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通过党建引领,可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服务力,推动治理模式的创新,实现精准化、科学化治理。本文围绕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能化的意义、现实困境及现实路径展开探讨,以期为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能化的意义
(一)为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指引正确方向
基层治理智能化不仅依赖于外部技术的支持,还需要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以确保智能化治理体系的长期稳定运行。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着核心作用。首先,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承担着统筹协调的功能,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优化治理架构,可以有效激发治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其次,党建引领能够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推动数字化工具在基层治理中的深入应用。
(二)为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提供内在驱动
基层治理智能化不仅依赖于外部技术的支持,还需要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以确保智能化治理体系的长期稳定运行。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着核心作用。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承担着统筹协调的功能,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优化治理架构,可以有效激发治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同时,党建引领能够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推动数字化工具在基层治理中的深入应用。
(三)为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实现基层治理智能化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而党建引领则是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一方面,党组织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对基层治理智能化的投入,确保相关技术设施、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的建设得到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党建引领能够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发展,吸引社会资本、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二、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能化的现实困境
(一)基层治理智能化合力尚待增强
基层治理智能化的推进需要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但当前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治理合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政府部门在治理智能化建设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而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政社互动不充分,多元共治格局尚未真正形成。部分地区的基层治理仍以行政手段为主,缺乏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使得治理智能化的实践难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基层治理智能化的推进涉及多个部门,横向和纵向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信息共享壁垒较多,数据流通受阻,导致治理资源整合困难。
(二)基层治理智能化载体有待完善
目前许多地区的基层治理智能化载体仍不健全,存在技术支持不足、信息系统割裂、数据整合度不高等问题。一方面,一些地方的智慧党建平台尚处于初级阶段,功能单一,主要用于党务管理,尚未充分与基层治理系统深度融合,难以发挥党建引领治理智能化
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各类智慧治理平台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导致居民信息、社会事务、行政审批等数据无法实现有效整合,影响了智能化治理的整体效能。
(三)基层治理智能化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基层治理智能化能力仍然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基层党员干部的数字化素养有待提升、基层治理队伍的智能化应用能力不足、居民对智能化治理方式的适应度不高等方面。一方面,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对智能化治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工作中仍习惯于传统治理方式,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运用能力有限,导致智能化治理手段难以有效落地。另一方面,基层治理队伍的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开发、数据分析、智能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影响了智能化治理系统的深度应用。
三、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汇聚基层治理智能化合力
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智能化进程中发挥着统筹协调的核心作用,是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关键。要强化党建引领,首先需要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确保党组织能够在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中发挥核心枢纽作用。具体而言,应深化党组织在社区、网格、社会组织等多层级治理中的嵌入式管理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治理智能化进程中起到领导、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二)完善智慧党建平台,优化基层治理智能化载体
智慧党建平台是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的重要技术载体,其功能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理智能化的成效。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使其不仅能满足党务管理需求,还能与基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成为智能化治理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应推动智慧党建平台与政务服务、社区管理、社会治安等治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全方位、多层级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治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优化智慧党建平台的功能,打造集党务管理、政务服务、基层治理、民生诉求反馈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理平台,使其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能化的重要工具。
(三)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基层治理智能化能力
基层党员干部是推进基层治理智能化的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其数字素养和治理能力直接影响智能化治理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数字素养培训,提高其运用智能化治理工具的能力。一方面,应建立常态化的干部智能化培训机制,通过集中培训、在线学习、实践演练等方式,提高基层干部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智慧党建平台和智能治理工具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治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吸引具备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智能管理等专业能力的人才进入基层治理队伍,优化基层治理队伍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高立伟.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21):52-61.
[2]马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基层治理的现实挑战与实践策略[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24(04):31-39.
[3] 魏华烨, 张亚勇.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智能化研究[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24,37(0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