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路径
伍艳
江西省安福县城北学校 343200
引言:美术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价值观念双重使命,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学有机融入美术课堂成为教育界关注焦点。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关键期,美术学科凭借其艺术感染力与情感表达优势,为思政教育提供了独特载体。本文从现状分析出发,探索有效融合策略,整合教学资源,旨在构建系统化美术思政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初中美术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梳理现状,把握初中美术教学思政教育融入的基础
初中美术教学思政融入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从教学理念看,部分教师缺乏将美术与思政有机结合意识,习惯于传统知识技能传授模式,忽视美术学科育人功能。课程设计方面,思政元素融入缺乏系统性,往往停留于表面附加式嫁接,未能深入挖掘美术作品蕴含思想内涵,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彰。教学实施环节,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既精通美术专业又熟悉思政理论教师较为匮乏,影响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上,过分强调技能考核,忽视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无法全面评估思政教育成效。
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素材不足,制约思政元素有效渗透。从学生层面看,他们对美术课兴趣浓厚,但思政意识淡薄,未能主动联系社会现实思考艺术背后价值取向。当前初中美术思政融合仍处探索阶段,普遍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不系统、方法不科学等问题。然而随着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美术教师思政意识逐步提升,教学实践不断创新,学科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国家政策层面高度重视美育与德育结合,为美术思政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传统文化复兴热潮为美术思政教育注入丰富素材,社会各界关注促进了教学资源建设。因此初中美术思政教育融入虽面临挑战,但发展前景广阔,已具备一定实践基础与理论支撑,为深入推进美术学科育人功能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创新方法,拓展初中美术教学思政教育融入的途径
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美术思政融合关键所在。其一能够采用主题式教学策略,精心选取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主题,设计系列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悟思政内涵。例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开展国画临摹与创作,通过解读传统绘画意境,领略中华美学精神;或以美丽家乡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家乡变化,创作反映时代风貌作品,激发爱国情怀。其二,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激活思政元素,教师应该创设富有情感冲击力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共鸣。如欣赏抗疫题材美术作品时,还原创作背景讲述感人故事,引导学生体会伟大抗疫精神。其三,项目学习法适合深度融合思政内容,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等议题,组织学生开展调研、设计、创作、展示全过程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精神。
其四,探究式教学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针对艺术作品中蕴含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创作背景与艺术家思想,形成独立见解。同时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亲历艺术创作过程,如组织参观博物馆、美术馆,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魅力,激发文化自信。还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虚拟现实等手段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世界艺术经典,拓宽国际视野。故事教学法也颇具成效,通过讲述艺术家成长经历或作品背后故事,提炼其中蕴含奋斗精神与价值追求,实现情感共鸣。另外跨学科整合教学打破学科壁垒,将美术与历史、语文等学科内容有机融合,构建完整知识体系。评价方式创新同样重要,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思想变化与价值认同,促进全面发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整合资源,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思政教育融入的实效
资源整合是保障美术思政教育实效关键环节。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潜力,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找准思政切入点。如讲解国画相关课程通过聚焦文人画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感悟古代画家高尚品格;版画相关课程教学中能够强调革命版画宣传作用,激发爱国热情。地方文化资源为思政教育提供鲜活素材,各地能结合区域特色文化遗产编写校本教材,开发美术思政课程。如苏州地区围绕园林艺术、苏绣工艺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技艺学习中感受匠人精神。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资源同样宝贵,学校应加强与文化单位合作,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拓展课堂边界。
红色资源具有独特思政教育价值,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蕴含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写生创作,深化情感体验。人才资源整合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专题培训提升教师思政素养与美术专业能力;另一方面邀请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走进课堂,以生动方式传递文化精髓。互联网资源也能有效利用,筛选优质网络课程、数字博物馆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家庭社会资源同样重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形成合力。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流通,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制度资源保障不可或缺,学校应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将美术思政融合纳入课程规划与教师考核,提供必要支持。以上资源整合需系统规划、科学实施,形成资源集群效应,全方位支撑美术思政教育开展,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结论:初中美术教学中思政教育融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从现状出发,把握基础,创新方法整合资源,构建完整育人体系。本文发现美术学科蕴含丰富思政资源,具备天然育人优势,但融合实践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美术思政教育理论探究,丰富实践案例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形成具有美术学科特色思政教育模式。只有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互促进,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马士勤 . 思政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J]. 吉林教育 ,2023(16):26-28.
[2] 朱金胜 . 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中思政教育策略初探 [J]. 好日子 ,2023:97-99.
[3] 蔺依彤 . 中学美术教学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 [J]. 学苑教育 ,2022(3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