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
董亚琴
南昌外国语九里象湖城学校
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践行学习活动观,使学生能获得学习体验,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还能在认知迁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做到学思、学用、学创结合,进而增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了助力学生学、思、用、创一体化,教师可运用项目式学习法,如何高效设计与展开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则为教师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强化学习活动观,实现课程目标,教师需在新课标视域下探究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的教学价值
教师在新课标视域下展开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有着培育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价值。首先,学生能在项目式学习期间融入特定情境,从情境中获取语言知识,并用知识参与表达活动,在表达中强化语感,做到学以致用,提升语言能力;其次,学生能透过项目洞悉文化内涵,受文化熏染,加强跨文化认知,用人文精神涵养品格,有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文明素养;再次,学生能在了解与落实项目的过程中使用理解、分析、比较、创新等手段发现与解决问题,这可达到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的效果,同时学生能用高阶思维以及正确价值观判断客观事物;最后,学生能在项目驱动下高效自学,在自学期间挖掘潜能,进而掌握更为科学、多元的学习方法,并能养成终身求知的良好习惯,教师得以实现培育学生学习能力的英语教学目标[1]。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1. 在主题引领下统整项目式学习资源
为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多种学习资源落实学习项目,教师需在新课标视域下凸显主题引领地位,以主题为引领统整学习资源,确保学习资源息息相关,并能融入文化知识、语言知识等,满足学生项目式学习与提升学科素养的需求。例如,教师在进行“My school”的教学时,可以将“人与社会”视为大主题,而“了解学校,热爱学校”则为单元主题,受主题引领统整校园生活资源,如有关校园生活的照片、简介、视频等,并统整数学学科资源,使学生能用方向与位置有关数学知识感知、询问与回答校内某个地点的位置,还能用方位知识描述学校布局。教师还可统整道德与法治学科资源,侧重用语篇介绍本校榜样人物,助力学生升华爱校情感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达到智育、德育并重的项目式学习效果,学生得以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素养的同时提升道德修养。
2. 根据学情设置学习项目
教师在根据主题汇总学生项目式学习所需资源的基础上,要在新课标视域下实施育人为本理念,根据学情设置英语学习项目,用项目驱动学生,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实践积极性,减小教师育人阻力,进而优化育人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My day”的教学时,可以将“人与自我”视为大主题,而“日常作息及时间管理”则为单元主题,利用主题统整学生生活资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并根据五年级学生具备英语认知迁移能力、独立性较强等学情设置学习项目,即“自主阅读课文,制定健康生活计划,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教师引领学生受项目驱动阅读语篇、思考与讨论、归纳与总结,在学、思、用、创的过程中感知文化差异,学习询问他人何时做何事的句型,从实际出发运用英语知识制定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且有实操性的生活计划,使学生能提升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等素养,树立健康生活意识,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得以利用项目式学习法完成英语教学任务。
3. 安排项目式学习实践配套作业
作业是学生参与英语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的抓手之一,教师应通过安排与课上学习项目配套的课后作业来完善项目式学习体系,使学生能持续增强英语学科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Where did you go ?”的教学时,可以将“用一般过去时讲述假期经历”视为主题,用以统整育人资源,并设置“分享出游经历”这一学习项目。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将“看视频,写游记,推荐好地方”设为项目式学习实践配套作业,同时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角度出发,整合游记相关视频资源开发微课,使学生可利用微课提供的信息解决写什么、如何写等问题,进而高质量完成作业,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核心素养,教师得以利用作业实现英语课程目标[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活动可增强个人的英语核心素养,此为英语课程目标,亦是教师运用项目式学习法的起点与终点。为了使学生能在项目式学习中形成与强化核心素养,教师需践行新课标,确保项目式学习主题清晰、资源丰富且作业匹配学情,继而达到提高小学英语育人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靓 . 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J]. 教学与管理 ,2024,(32):62-66.
[2] 李凤 , 王海琼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高学段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39(04):39-4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