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连键斌
福州市宁化小学教育集团(福建) 35010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小学阶段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学科,其教学方法的革新对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系,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所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其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系
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一方面,数学教学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锻炼逻辑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形成严谨的数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要求,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情境,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这类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购物、旅行等生活场景,都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领域,将这些场景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以《圆的认识》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购物情境。假设学生需要为即将到来的学校运动会购买一些圆形体育用品,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体育用品都是圆形的?圆形有哪些独特的性质使得它们成为体育用品的首选形状?”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开始探索圆的基本特征,如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来展示圆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例如,播放一段关于自行车轮毂、时钟指针、车轮等圆形物体的动画,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在运动时的稳定性和流畅性。通过这样的视觉体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圆形物体的独特魅力和实用性,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圆的基本性质和概念。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些挑战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例如,在购物情境中,教师可以提出:“如果你需要为一个圆形花坛设计围栏,你会如何确定围栏的长度?你能利用今天学到的圆的周长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强化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
强化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逻辑推理训练,通过数学问题来锻炼他们的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长度单位转换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将1米转换为厘米?”“如何将500毫米转换为分米?”等。这些问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还需要他们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有时又用厘米或毫米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长度单位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并鼓励他们尝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和测量。另外,定期组织数学竞赛或解题活动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可以举办“长度单位换算大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与长度单位转换相关的题目,以检验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这样的竞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让他们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重视过程评价,鼓励自我反思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过程评价并鼓励自我反思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练习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向他们反馈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反思和改进;而同伴评价则能够让学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表现,发现自己的盲点和不足。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活动,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相互评价彼此的学习成果和表现。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创设情境、强化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重视过程评价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同时,这些教学策略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核心素养理念的进一步普及,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将更加丰富多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建忠.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运算律"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2023,(48).68-72.
[2]李晓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2,(1).65-67.
[3]韩佳珞.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24,(1).37-39.
[4]王全仓.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探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3,(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