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究
瞿晓露
重庆市巴南区融创初级中学校 401320
引言: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著称,朱自清的《背影》,用细腻真挚的情感感动人。二者都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良好范本。当前初中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都是对文本的研习,但是二者缺少一个衔接点。作为经典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内容,即是阅读材料也是写作示范,是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的教学。构建统一的教学体系,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研习文本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文化的内涵,又能够运用语言表达。
一、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价值维度
(一)促进语言能力的协同发展
阅读和写作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且无法割裂开。传统教育模式里经常会遇到二者分离的情况,造成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上都陷入困境,融合式教学理念想要破除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壁垒,把阅读材料里的词汇、句法以及篇章结构要素整合起来,在写作过程中实现高效迁移并加以运用,依靠经典文本的语言规则系统归纳与内化,逐渐形成个体的语言认知体系。促使从“被动吸收”过渡到“主动建构”,进而达成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相关研究显示,只有当输入的信息在输出环节得到充分运用的时候,才可能真正推动语言能力的提高,而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正好为此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践平台[1]。
(二)构建语文学习的整体认知
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堆砌知识点,而应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综合学科体系,把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起来,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对阅读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利用精心设计的任务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语言学习的内在逻辑,完整把握文本从构思到表达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对语文学习的整体认识,培养主动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整体观念培养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避免知识碎片化造成的学习障碍[2]。
二、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文本解构与仿写重构:搭建表达迁移桥梁
文本是语言表达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运用规律,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解读,提取可以迁移的写作要素,并借助仿写活动实现从阅读到创作的转化,这是语言一体化教学的主要路径。该过程要遵循“理解—提取—模仿—创新”的逻辑框架,让学生在模仿中掌握规律,在创新中凸显个性,解构文本的时候,要着重关注其语言特点,结构安排以及修辞手法这些关键之处,从而给后面的仿写活动给予明确指引[3]。
拿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春》来说。朱自清大量使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把春天的生机勃勃表现得活灵活现,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圈画出相关修辞句段,探究作者是如何把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之后总结出“自然景观 + 特征刻画 + 情感寄托”的经典写作模式,最后让学生围绕“秋”展开仿写训练。通过剖析文本结构,学生既掌握了景物描写的语言技巧,又学习到了谋篇布局的方法论,在后续创作过程中,他们可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联系自己的观察加以创新构思,比如“秋风似温柔之笔,染黄稻穗,点红枫叶,绘就丰收画卷”,如此一来就完成了从阅读理解到自主表达的转变。 迁移训练助力学生快速掌握文本写作精髓并转化为自身写作能力
(二)主题拓展与创意延伸:激活文本再生能力
该文的价值不光在于内容的充实,还在于引发读者展开深入思考并产生新想法。依靠文本核心主题规划出延伸性写作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在领会文本内涵的同时,提升自身创造性的表达水平,通过重新解读主旨思想,改变叙述角度或者增添情节发展等手段,就能把文本蕴含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进而让阅读成果朝着高质量写作方向转化。这种拓展性写作要遵照“依托文本,超越文本”这一基本原则,给学习者营造出开放而富有启迪意义的思维环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所选入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借由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改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伦理困境,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设置“于勒海外生活记”这样的写作任务,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去填补他在国外经历的空白部分,并且加入自己对家庭的情感寄托和期望,以此促使学生深入剖析文本里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编,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多角度叙事技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共情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结论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体现语文教育的本质特点,并且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结构。采用文本解读和模仿练习、主题扩展和创新探究、任务链搭建以及情境营造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地打破传统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壁垒,促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共同发展。在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读写结合的潜在价值,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认识,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J]. 语文教学通讯,2021 (15):45-47.
[2] 张丽。基于人教版教材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 (24):32-34.
[3] 王强。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探究 [J].语文建设,2023 (10):56-58.